再沉重,也要朝着光前行——电影《731》主创访谈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5:14 1

摘要:“731”臭名昭著,也是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在二战期间打着“防疫给水”的幌子,秘密研制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策划和实施细菌战。但至今,日本政府仍未承认发动细菌战。

潮新闻 记者 于山 汪媛 钱洁瑗

“731”臭名昭著,也是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在二战期间打着“防疫给水”的幌子,秘密研制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策划和实施细菌战。但至今,日本政府仍未承认发动细菌战。

电影《731》取材于真实历史,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侵华日军以“健康换取自由”等虚伪承诺,进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一系列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实验的故事。

9月20日,电影主创来到衢州开展寻迹活动,导演赵林山,历史顾问、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主演孙茜等主创围绕影片创作、历史铭记与和平守护,展开对话。

你若记得 我便活过

记者: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在主创眼中,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赵林山:其实我一直说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一座“移动的‘731’罪证馆”,是用电影艺术呈现出的真相。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翻阅大量美国解密报告,整理423小时原731队员口述影像,甚至在日本走访当年士兵印证历史。尤其是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的史实沉淀,让我们从浩瀚的历史中,提炼出现在的电影主题表达。

记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沉重的题材创作电影?

赵林山:2009年,我接触到大量“731”相关资料,系统地看到731部队实施细菌战的过程,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把它拍成电影。我想,每个人知道“731”的历史时,都会深受触动。作为一个导演,我觉得我要拿起自己的武器,把残酷的历史、鲜为人知的历史,把真相告诉更多人。

金成民:这部电影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对受害者的一种告慰。我们要抢救性地保存这段历史,让大家铭记。

记者:说到铭记,影片最后出现了字幕“你若记得,我便活过”。电影想通过这句话传递给大家什么?

赵林山: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走好未来之路,需要我们记住每一个在那场浩劫中牺牲的人。“你若记得,我便活过”这句话是对细菌战受害者的告慰。

这也是对当下人的提醒:铭记历史是走向未来的基础,只有不遗忘过去的伤痛,才能更坚定地守护现在和未来的和平。不能让受害者的牺牲被埋没,要带着这份记忆,为和平的未来努力。

从展现苦难到关怀人性

记者:在拍摄这个题材时,有哪些考量?

赵林山:以往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会大量聚焦罪证来呈现,有些作品会用暴力画面制造视觉冲击,以此引发对历史真实性的关注,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让观众产生恐惧。《731》想做的,是在关怀的底色下,把这段历史通过合适的叙述方式讲给大家。

这次我们选择从展现苦难转向更关心人、关心人性的视角,不满足于仅靠灾难引发共鸣,更多是希望揭露灾难背后的本质,通过刻画人物在困境下的无措之举、对自由的渴望来展开。

记者:在电影中,几位演员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现在的演员如何在演出中诠释那段特殊的经历?

赵林山:首先,演员都非常专业,他们很清楚自己不是“演角色”,而是要“成为角色”。他们不是单纯传递角色当时的状况,而是要深入到角色曾经历过的苦难意识中。这个过程,需要演员先“经历灵魂的困境”,再到“打开灵魂困境”,像是打开心门之锁的过程。所以他们必须找到在压迫之下“激发灵魂打开”的契机。比如,孙茜老师会把自己关在不用于拍摄的监狱场景中,在没有灯光的环境里,去感知那个时代的迷茫和恐惧。

孙茜:我刚开始拍戏时,拍完会看回放,发现无论怎么演,眼神里都藏着现代社会带来的幸福光芒。现在我们能随意感受阳光、坐公交去想去的地方、用手机点想吃的东西,这种幸福刻在心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藏不住。可作为演员,要和那个时代的人完全重合,不能只靠服装、发型、妆容,得从内心重合。

那段时间,我总怕自己跳出角色,收工后回到现实社会都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当时没有类似电影作参考。我不是聪明的演员,只好用笨办法。我努力让自己沉浸在那种氛围里,所以无论导演开没开机,我都尽量保持在角色状态里。

赵林山:还有王志文老师,在现场从不说与戏无关的话,他会保持沉默,无视周边走动的工作人员,独自坐在坍塌的地上,等待拍摄信号。

记者:电影中,为什么王永章这个角色有一些喜剧化的表达?

赵林山:姜武老师饰演的王永章是市井小人物,不能单独说角色有喜感,因为从人物性格看,他一定是一个市侩的人,他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保全活下去的尊严。

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为这是一个喜剧的层面,这个背后其实藏着他满满的智慧,这是一种在高压下的生存智慧。影片中几个角色在困境中,呈现了不同的性格表达,而各异的性格表达又汇集为同一个向生、向光的信念。

没有结束的细菌战

记者:为什么在衢州开展寻迹活动?

金成民:衢州和哈尔滨一样,是当年饱受日本侵略者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灾难的重灾区。哈尔滨是第731部队的本部、日军开展人体实验地,衢州及周边地区则是细菌战直接攻击区,两地共同承载着民族的苦难记忆,我们有共同的命运、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责任。

赵林山:电影在上映之前,我与衢州传媒等细菌战受害地的媒体联合发起了“侵华日军受害者历史记忆保护”公益活动,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细菌战。

记者:衢州之行有什么感受?

孙茜:在衢州,我路过一扇门,吴建平馆长(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告诉我里面曾有个8岁女孩,是衢州细菌战第一个受害者。我的孩子也是8岁,这让我想到很多人问“孩子能不能看这部电影”?此刻我有了答案:80多年前有同龄孩子成了第一个牺牲者,永远没见过9岁后的阳光。我回北京会第一时间带胆小的儿子去看电影,让他懂和平的意义,若孩子问“什么是和平”,不能只说“我们生活在和平里”,要让他看到没有和平时,先辈们的生活有多惨,他才能理解和平的珍贵。

记者: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赵林山:电影已经上映了,但我还是觉得这件事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守护真相,揭露真相,希望每一个人每一份力量都能凝结在一起,我们一起走下去,将真相传下去。

电影的核心是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暴行,但我们不想让观众只停留在伤痛的情绪里,更希望传递面向未来的态度:历史再沉重,我们也要朝着和平的光坚定前行,而人间烟火与国泰民安,正是我们守护和平的最终目标。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找到更多呼唤和平的方式与可能。

金成民:细菌战贻害无穷,它的危害遍布南方的衢州、常德、宁波、义乌、丽水等许多地区,许多幸存者饱受了几十年的伤痛。我们不仅要传递历史的真相,也要团结更多的和平力量、壮大和平的力量,它的意义同样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