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遗憾的是,这些电影都经受了非议、抹黑、诋毁等等遭遇;前行的路上布满了荆棘、地雷与绊脚石。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那些表现抗战题材的电影,理应在这样的氛围中,畅通无阻。
遗憾的是,这些电影都经受了非议、抹黑、诋毁等等遭遇;前行的路上布满了荆棘、地雷与绊脚石。
这些电影自然不完美,善意的批评都可以理解,也能够接受。
但是,那些步调一致,言辞雷同的攻击,显然是有预谋、有组织的。它就超出了电影本身,成为一种亵渎抗战,为日本侵略者洗白的政治行为;也让人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支专门与抗战电影为敌的“亲日水军”。
观众为《731》海报拍照
庆幸的是,在媒体与广大观众的支持下,抗战电影走出了雷区,赢得了应有的口碑与票房,为抗战胜利80周年添彩,为国人“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起到了宣传鼓动的作用。
由此看来,表现在抗战电影身上的,不仅仅历史的回望与艺术的欣赏,而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博弈,是新时代中的一场“文化抗战”。
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就发布所谓的“警告”
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南京照相馆》,是今年遭受诋毁的第一部电影。
在《南京照相馆》上映当天,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就发布所谓的“警告”,告诫在华企业与个人提高警惕,防止因《南京照相馆》所带来的“反日情绪”。
日本在华企业的高层立即呼应,发布了不友好的言论,他们表示一旦《南京照相馆》的票房超过了10亿,就要从中国撤资,并威胁要让中国的经济回到晚清时代。
与此同时,日本外务省也通过外交途径,针对《南京照相馆》的上映,向我国提出了抗议。
水军用下三滥手段侵袭导演申奥的相册
时机成熟,日本在中国收买的水军批量出动,步调一致地对《南京照相馆》发表了大量的差评与抹黑,一天之内多达万条,把《南京照相馆》的评论区搅得乌七八糟。
《南京照相馆》的导演申奥也受到了人身攻击,他的个人相册里,涌入了许多不堪入目的图片,甚至还把导演的照片挂在灵堂上,进行侮辱和赌咒。
他们攻击《南京照相馆》的言辞极其一致,都是围绕这部电影“煽动了中国人对日本的仇视情绪”,显然是日本雇佣的一批低素质的“水军”。
《南京照相馆》剧照
好在历史的真情难以掩盖,正义的力量不可阻挡,水军诋毁得越起劲,《南京照相馆》的票房就越可观,如今已近30亿了。
这不仅仅是票房的取胜,更是用中国人“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气势,给日军右翼及其雇佣的水军有力的回击。
《东极岛》剧照
《东极岛》是一部用现代手法表现二战期间中国渔民救英国战俘的大片,它不仅在内容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的血性与善良,也在形式上完成了水下拍摄等技术的创新,展示了我国电影工业化的新成就。
再加上一部反映同题材的纪录片在国际上引起的反响,日本虐待、屠杀英军战俘的罪恶已昭示天下,日本无法抵赖。
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东极岛》无懈可击,理应取得好的口碑与票房。
《东极岛》剧照
“水军”的险恶与能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他们利用国人对英国人仇视的心理,大肆宣扬“英国人不值得救”、“《东极岛》是一部崇洋媚外的电影”。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东极岛》,亵渎了中国渔民的正义行为。
《东极岛》海报
由于现在英国对中国不友好,一些观众就从今天的情绪出发,跟着“水军”起哄,对《东极岛》形成了围剿之势,凡是对《东极岛》好评的文章,都会遭到苍蝇一样的围拢与恶心。
就是在这种围剿之下,好端端的《东极岛》口碑不佳,票房惨淡,成为抗战电影中最大的一块伤疤。
《东极岛》海报
即使如此,还是有人发出了实事求是的声音。
8月12日,人民网发表了题为《一部展现中国脊梁的史诗》的长文,给予《东极岛》极高的评价。
该文从英军曾是中国盟友的历史出发,批评了“英国人不值得救”的谬论,揭示了这一观点的别有用心。
人民网的文章还对中国渔民的“善良与血性”,进行了科学的诠释:
该片为当代观众架起了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岛上渔民“海上有难,必救”的祖训,将中华民族刻在骨血里的道义准则具象化。面对日军的海面封锁,那些驾着小船穿越火线的身影,诠释的不仅是抗战精神,更是跨越时空的人性光辉。
《东极岛》剧照
这篇文章是《东极岛》最好的口碑,它胜似无数票房,也给关于《东极岛》的论战,画上圆满的句号。
姜武在《731》中饰演的王永章
在今年的抗战电影中,《731》的命运最为不幸。
先是由100多万假冒“家长”的人联名举报“《731》过于血腥,不适合上映”,使《731》连续两次推迟上映的档期。
《731》在央视的力挺下于9.18上映后,又不断地遭受抹黑与诋毁,迫使它的票房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黑《东极岛》的网评
如诋毁《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的手法一样,对《731》的抹黑还是步调一致,言辞雷同,集中到一点就是诋毁《731》“没有表现出日军罪行的真相。”
诋毁者曾经以“《731》过于血腥”阻止它的上映,现在又说“血腥不足”。
王志文在《731》中饰演的杜印山
从这种前后矛盾的诋毁可以看出,这些被雇佣的水军素质低劣,手法下作。他们为了钱什么脏话、坏话都可以说出。
如骂“《731》是烂片,导演是卖国贼”等等,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观众热赞《731》
好在《731》的票房已破13亿,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观众用一张张影票为《731》锻铸的坚固盾牌,它抵挡住了泼向《731》的一切脏水。
同样,《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及一切抗战电影,都有祖国人民为它们逐起的钢铁长城,足以应对水军及他们的主子的种种挑衅。
来源:大树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