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票房跌至4万,《蛟龙行动》强行续杯,于冬亏8亿,吴京急流勇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20:33 2

摘要:最典型的当属吴京被全网嘲讽,还有于冬耗资近10亿打造的《蛟龙行动》,那扑得叫一个惨烈啊,简直要让这位影坛大佬亏到怀疑人生。

往年一提主旋律,那简直就是票房密码,谁用谁爆。可今年这招不灵了,不仅不灵,还被反噬得厉害。

最典型的当属吴京被全网嘲讽,还有于冬耗资近10亿打造的《蛟龙行动》,那扑得叫一个惨烈啊,简直要让这位影坛大佬亏到怀疑人生。

有人说,吴京吃饱了,这个题材已经被他吃到了60年后。现在还想继续在主旋律上赚钱,电影质量要是跟不上,票房肯定没戏。

这下可好,留下于冬面对一地鸡毛。这次《蛟龙行动》让博纳影业亏了整整8个亿,堪称年度最大票房惨案。

但于冬就是不服这口气,就算特别版的日票房跌至4万,他还是硬着头皮强行续杯,希望能回一点本是一点。

哎,这也不知道该说是坚韧还是固执。

一、两次上映,总票房3.17亿。

《蛟龙行动》这部电影,命运多舛得像部虐心剧。

第一次上映是2025年春节档,与《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射雕侠之大者》这些影片同台对打,没想到,饺子的《哪吒2》一骑绝尘,票房爆到154亿,直接把大盘吸干了。

影响最严重的就是林超贤导演的《蛟龙行动》,主要是口碑曝出之后,排片被挤得连角落都不剩,最后,拿到3.93亿票房,片方紧急撤档,发公告说“择日再战”。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打不过就跑的节奏。经过几个月的重新剪辑,暑期档末尾它又杀回来了。

8月30日,特别版又和观众见面了,但这次观众依然不为所动。截止9月25日,上映第27天的《蛟龙行动》,内地累计票房才2460万。

且日票房跌到4万,排片所剩无几,基本处于下映状态。至此,两次加起来总票房3.17亿,片方分账1.52亿,加上海外和流媒体回收,满打满算回来1.6亿。

根据博纳财报显示,影片的预算成本为9.3亿,加上回炉重造的造价和宣发3000万,总的成本攀升至9.6亿,这个投资级别比乌尔善的《封神第二部》还要高。

是今年院线电影中,造价最为昂贵的一部电影,投资主要花在三方面:一是请黄轩、张涵予、于适、段奕宏、王俊凯等演员的片酬,二是1:1潜艇打造,三是水下特效制作方面。

用9.6亿成本,减去片方回收的1.6亿,于冬这一把,净亏8亿。这是啥概念啊,相当于亏了两部《东极岛》。

最近博纳发布的2025年财报,更是把这事摆在了明面上。营收6.7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56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就是这部《蛟龙行动》拖的后腿。

9月23日,就算日票房跌至4万,于冬还是让《蛟龙行动》的密钥延长了一次,这次延长到10月31日。

可是,在《731》强大统领下,哪还有此片的排片啊。再说,国庆档近在咫尺,15部电影将要上映,就算是强行续杯,也是杯水车薪,属于票房基本定型,无能为力的那种了。

二、为什么扑得这么惨?

今年主旋律电影确实不行了。

暑期档只有《南京照相馆》爆了30亿票房,正在上映中的《731》,受其口碑影响,工作日票房出现了断崖式跳水。

而管虎的《东极岛》、高群书的《生还》,以及韩庚的《营救飞虎》全都扑得无声无息。

以前,于冬靠主旋律吃得很带劲,从《智取威虎山》到《红海行动》,再到《中国机长》和《长津湖》,一部接一部地爆款,博纳也成了这领域的领头羊。

为何今年不行了呢?

最大的问题,还是质量不咋样,《蛟龙行动》豆瓣评分只有6.3,影迷们吐槽的点可多了。

此片宣发上面弄出了一个“怕泄密”,上映之后,蒋璐霞的戏份被大幅删减、张涵予强行吹口琴煽情、流量明星王俊凯一句“别催”加上面部大屏特写,让看过的影迷彻底不淡定了。

这件事闹得还挺大,连于冬的妻子金巧巧都卷进去了。

她参加《演员请就位3》这个综艺节目,有人拿邓超和孙俪比,说他们夫妻档拍片也亏过大钱,于冬亏大发了,让金巧巧出来跑综艺。

还有人说,博纳这次亏惨了,怕是要走华谊兄弟的老路;当大家都在说《蛟龙行动》是“烂片”的时候,金巧巧直接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击。

强调《蛟龙行动》不是大家说的那样,里面有很多真挚的情感和专业制作,呼吁观众多给机会。她的回应挺刚的,但也暴露了博纳的尴尬处境:

票房不行,口碑下滑,家族企业式的运作模式开始被质疑。

于冬夫妇俩在圈里本来是模范夫妻,因《蛟龙行动》却成了话题焦点,这压力可想而知。

三、吴京吃饱上岸转型,于冬亏8亿还在硬撑。

这波主旋律退潮,吴京倒是跑得飞快。《战狼》《金刚川》《长津湖》之后,他几乎把这个题材红利吃干抹净。

前段时间,吴京采访的视频,被网友嘲讽,什么“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什么“黑哥们的语言是不通的”,什么“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

诸如此类的嘲讽,其实都是对吴京的反噬,也是对主旋律的反噬,最为明显的就是演员王星妙瓦底失联事件,很多人让吴京拍《战狼3》去营救。

吴京对于大家的嘲讽,一直都未出面回应。他比较聪明,眼看风向不对,选择急流勇退了,转型去拍武侠《镖人》,现在和俞白眉合作拍其他类型片,这是要转换赛道了。

可于冬呢?

他也寻求过转型,但没有成功,2024年,成龙主演的《传说》、胡玫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都不是主旋律,但票房照样扑街。

兜兜转转,博纳还是重新回到了主旋律赛道,他公司主投制作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都已进入后期制作,现在到底是一地鸡毛,还是力挽狂澜,谁也不知道?

啡哥个人认为,并不是主旋律不行了,反而这个赛道会一直常青,最主要还是得靠质量说话,你看《南京照相馆》口碑票房大爆,还有《731》就靠这个题材,不靠质量,也照样小爆。

所以,我觉得于冬扳回一城的机会很大,未来在宣发和电影质量上做好一些,相信还是可以超越光线传媒,重新夺回民营电影企业头把交椅。

四、结语。

电影的本质是艺术,其价值无法用简单的投入产出来衡量。

观众的审美提高了,大家需要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灌输,而是能够引发共鸣的真诚表达。

于冬的当务之急,是重拾对电影艺术的敬畏,对观众智慧的尊重。

——毕竟,唯有真心,才能换回真金。

来源:电影票房预告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