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1》上映仅6天,票房就突破了12亿,这个趋势和去年的《哪吒2》也有的一拼了,
文|顺
《731》上映仅6天,票房就突破了12亿,这个趋势和去年的《哪吒2》也有的一拼了,
但是随着上映的时间越来越长,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尤其是在香港,很多观众甚至直接评0.5分,给这么低是因为最低就是0.5分,
如果能给0分,他们完全不介意再低0.5,更有人表示,这部电影纯粹就是拉低智商!
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电影之外的内容,我们就不再谈了,因为都是真真假假,说了也不负责任,
就从电影本身来谈,加上赵林山就是好人。
那么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初心很好,拍摄很努力,但是方向错了,以至于很难看,却又赶上了风口气被吹上了天的“烂电影”。
能够集齐这么多的标签,《731》确实不容易,但是“烂片”就是“烂片”,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们先说一些细节,以证明这部电影确实很努力,
哈尔滨是近代最早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城市之一,而且欧化程度很深,
所以马赛克,瓷砖,拉绳式马桶这些东西,即便是再1920年的老房子中,其实都很普遍。
731作为日本的顶级生物实验室,有遗址,有据可查,这里不是传统的监狱,对“实验体”健康要求很严格。
所以电影中的内景是高度还原了当时的情况,这个在东北的731博物馆中其实都是有据可查的。
其次,731的主剧情是利用王的出逃路线展示了731遗址中的各个实验室,以及内部机构,包括最难拍的焚尸炉。
因为历史上日本人也是把实验室和牢房两部分完全分开的,
新来的人直到临死前可能也不知道另一部分是什么东西,也不会有“自由”的人回来。
所以其中的人至死都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如何让他们从“无知”到“有知”,其实很困难,
影片利用了逃跑的方式,将其中的内容一一展示。
除此之外,片中所有日本人都是日籍演员出演,一共80多人,如果你是日本人,平心而论,你不会想要出演这样一部电影。
集齐这80多人,同时将这群外国人统筹协调,其实非常困难。
另一个细节则是樱花钢印,这是片中最被低估的细节,片尾也出现了,
历史上日本在918爆发前收养了不少中国婴儿,取日本名字,这些人被培养成为间谍,或者从事特殊工作。
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被在身上烙印上了樱花印记。
这部电影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其实是利用了文艺片的拍摄方式展示了血腥残酷的历史画面,其中存在一种反差,以至于不适合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观众。
姜武和王志文这些主演的演技没得说,选角很可以,姜武的表演更是给电影拉高了一个维度,以至于让其“烂的没有那么彻底”。
讲完上述的这些细节,想必我们也能了解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有多么的努力。
但是,如果一部电影只能以“映后故事”或者所谓的“拍摄细节”来证明它是一部好电影,那么它事实上,就是一部烂片。
而这部《731》之所以这么烂,恰恰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拍摄主旨,即试图利用文艺的手段讲述血腥的故事,以及其所造成的“反差感”。
烂片就是烂片吃爱国饭其实没什么问题,赵林山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选择这种题材同样无可厚非,因为观众对抗日电影的需求其实是被抑制的。
但是拍抗日电影的前提,首先是你要以拍摄一部电影的标准来拍,
不是拍MV的,也不是做PPT,更不是说放个碗上来要饭就完事了。
需要有情节,有起承转合的讲述一部电影的完整内容,
但是《731》除了场景布置,和一些有的没的,可以被用来制造话题度的“细节故事”之外,整体呈现出一种令人震惊的敷衍。
就好像既然拍了爱国电影,那么观众还需要什么剧情呢?
只要说日本人坏不就好了,观众不就能接受了?那就来掏钱吧!
赵林山在解决《731》电影结构时,使用的三板斧,分别是字幕,音乐,慢镜头。
电影剧情的推进,全部都是靠这三板斧,比如到了情节紧张的地方了,观众的情绪被带入了,然后电影放一个貌似很悲伤,但是特别缓慢的配乐。
这背后是有企图的,就是把你紧张的情绪给你缓下来,
言下之意就是,没有什么情节可推进了,这个时候大家一起悲伤吧!默哀吧!别想看什么后续了!
但是这就造成电影的完整性几乎为零,反而像是一截一截的MV缝合起来的缝合怪,
当然,配乐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这个时候就要来上一段慢镜头了。
悲伤的配乐搭配悲伤的慢镜头,骗取你眼泪的同时,也蒙混过关,
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打着唯美的旗号,说这是艺术,然后掩盖自己的能力不足。
如果你还是接受不了慢镜头,那么赵林山还有一招让你不得不接受,
那就是突然甩出黑底白字的字幕,这些字幕都是史料,而且和情节高度关联,你就不得不看它们,然后你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
同时,导演也证明了,我这部片子确实和731的历史联系很紧密!
但是拍了这么多年的一部片子,还拍成了这副样子,不是导演能力差,那就是导演能力太差!
我国观众对爱国题材电影的宽容程度,一定是全球最高的,
从731的票房就能看出来,但凡你是爱国电影,大家一定会买个票支持一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这部电影踩中了风口。
踩中风口,一头猪都能被吹上天,
这句话说的当然很夸张,大多数被吹上天的都是人,可是架不住确实有那么一两头猪,所以也就有了这句话。
来源:面面面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