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影节的闭幕颁奖晚会上,当诸多电影人从椅子上拿起“送给孩子的礼物”手提袋,翻开这份精致礼物。纸页间,美丽的敦煌飞天翩然起舞,栩栩如生的大漠驼队蜿蜒前行,气派的海上商船破浪前进。
日前,一本来自福州的立体书,正成为今年第12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极具话题性的文化使者。
在电影节的闭幕颁奖晚会上,当诸多电影人从椅子上拿起“送给孩子的礼物”手提袋,翻开这份精致礼物。纸页间,美丽的敦煌飞天翩然起舞,栩栩如生的大漠驼队蜿蜒前行,气派的海上商船破浪前进。
青葫芦设计团队深入挖掘福建的海丝文化底蕴,将本地元素融入立体书设计中。“我们特别设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专题章节。”主设计师张奎介绍道,“其中包含了海丝文化的历史场景复原,以及郑和下西洋商船的立体再现。”这本立体书有超过600个手工拼接部件,200余处激光雕刻细节,一位参与制作的老工匠表示,“我们不仅仅是在做一本书,更是在传承千年的海丝文化。”
六语种青葫芦点读笔的配备,让这份礼物真正实现了“走出去”的愿景。它支持中文、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六种语言,轻轻一点,就能用不同的语言聆听丝绸之路的故事。随着电影节的落幕,这些立体书开始跟随各国嘉宾踏上归途。从福州到开罗,从福州到罗马,从福州到内罗毕……这些文化使者正在开启新的旅程。
青葫芦立体书的成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思路。它证明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创新表达,焕发新的生命力。它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更体现在传播模式上。通过“电影节+文化衍生品”的方式,文化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互动交流。国际嘉宾不仅是接收者,更成了文化的传播者。(周晓菲)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