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满屏日本元素,不是抽象!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23:35 2

摘要:我原本以为阅兵过后,大家会更好地理解电影《731》,没想到上映这些天下来,看到了许多让人无言的文章。

我原本以为阅兵过后,大家会更好地理解电影《731》,没想到上映这些天下来,看到了许多让人无言的文章。

包括一些我认为很靠谱的电影博主,竟然也在说《731》是烂片。

这里,我用本文来反驳这些人,以及那些准备说是烂片的人。

尝试读一下这些文字,然后谈谈你的感想:

“他是一个开朗的农民,一边笑着一边端上妻子做的糕点,

然后他轻轻转着盘子,向我们解释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切开一个赤身裸体被绑在床上的 30 岁男人是什么感觉。

‘那家伙知道他自己完了,所以当他被带进手术室被绑起来的时候,没有挣扎。

可当我拿起手术刀的时候,他开始尖叫’。”

说这话的日本老农民,年轻时在731部队当医务助理,那位不知姓名的中国男子生前被他们故意感染鼠疫。

切开他,是为了看鼠疫感染的情况。

不给他打麻醉剂,是怕影响实验结果。

这是1995年,《纽约时报》的采访文章。

死去的中国男子没有姓名。

接受采访的日本老农民,没有透露姓名。

历史上,731全部受害者的真相,是不完整的。

大部分人被折磨至死,历史上是没有留下痕迹的。

他们就是突然被抓走,突然被决定实验,突然被一枪解决然后就地掩埋。

死在731部队的受难者,无法用“人的一生”去定义他们。

他们是被湮灭的,日本人湮灭了他们,历史湮灭了他们。

《731》叙事逻辑抽象,其实不是手法差,而是真相就是如此。

在731部队服役过的日本士兵,被有意隔开执行任务。

战争结束后,这个残忍的场所被大规模改变,

美国很早就帮这些731主谋逃脱历史追责,出钱出力掩盖了这段历史。

日本对这段历史呈失忆状态……

意味着任何一个局外人,想完完整整理清楚这段历史,成功的几率可以说为0。

这也就是为何《731》被一些影评人评论为“拍得很差劲”的由来。

《731》拍得并不差。

网络上这些所谓拿电影理论来分析《731》的人,其实很无聊。

他们佯装自己很懂那段历史,很懂电影,

然后开始抨击《731》拍得过于抽象,太多符号化的象征元素,看不懂那些莫名出现的场景……

这是我在网络上看到的烂评反馈。

甚至有人说导演赵林山不算一个文化工作者。

综合来看,他们认为的“731”影片,就应该是传统高分电影,写实,主题鲜明,刻画直击人心。

那种,才配。

当年被押送到731部队的受害者照片

但偏偏,“731”有关的影片,跟电影学理论发展,毫无关联。

因为,当年这段历史里的日本人,所做的事,压根就不是人类能理解的。

过去这两年来,哈尔滨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多次上热搜。

我看很多人写了相关的文章,然而我没有动笔。

因为在此之前,我了解过这段历史。

已经痛到无法谈及这段历史了。

我看了许多相关书籍,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是,有个日本士兵负责看押中国老百姓。

有一天,他的上级要他押送一个健壮的中国农民去731部队。

那个日本士兵接到命令直接崩溃了,不仅因为他跟那个要被押送的中国农民产生了友谊。

还更因为作为日本士兵,他很了解731,是一个去了就回不来的地方。

他不想那个中国农民被送去,可结果他还是照做了。

说这个,并不是说那个日本士兵有良知

而是一想到,在那样苦寒的东北冬天里,连残暴的日本兵都害怕的731,我们善良无助的同胞啊!

为什么要受那么多折磨!

所以,请不要用你狭隘的电影理论,来看待电影《731》。

如果你理解不了《731》,那就多去看看历史。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评论《731》,请你在文字上克制,不要说它是烂片。

因为731是一段历史,

不是一段故事。

这就决定了它,《731》不是传统叙事的电影。

《731》的上映,引来那么多不理解的声音,其实也在侧面证明了大家对这段历史缺乏真正的了解。

大家就是期待看到很惨的画面,好像这样才能记住同胞的苦难。

期待震撼的台词,

期待一个有压制效果的结尾,来让日本反思。

如果你对一部电影有提前的预设,那就无法客观评价它。

跟“731”有关的片子,完全不需要这种框架预设。

“731”这段历史,距今也有80多年了。

我们这代,并不算第一代去记录这段历史的人。

抚顺战犯管理所留下了很多一手资料文档,当年许多日本战犯在那里交代了他们的问题。

除了了解日本战犯的回忆,你们也可以看看咱们当年的管理人员,是如何人性化对待他们的。

总的来说,731这段历史,想要达到了解那个地步,是需要跨过几道门槛的。

不是看看几张图、几段文案就掌握了过去。

所以,有疑问的人,先别急着怪电影、怪导演。

《731》里的确有很多日本元素,和服,艺伎,相扑、清酒、樱花、所谓故乡……

放这些进去,一点也不突兀。

或许当年的中国受难同胞,生前眼睛就看到过、听到过这些东西,但因为恐惧,所以只记得零碎的东西。

电影里那个飞翔的画面,我觉得很心疼。

当年的受难者,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离开那里,每时每刻都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这个场景不是莫名拍出来的。

是你感到莫名其妙,而不是他们。

《731》,我认为是部高阶电影。

不需要从头到尾的叙事,只需要零星提到一些东西,一些元素,就能唤起人们心中那段历史的沉痛回忆。

导演赵林山在许多采访里,谈论了许多他查阅到的史实。

比那些要拍科幻片改变中国科幻地位的导演,认真多了。

导演讲述的一些历史细节,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我觉得这样的导演,拍出来的作品,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么,如何去理解这些日本元素呢?

跳出电影,看看日本电影文化在世界上,输出的都是什么东西。

是不是就是和服、艺伎、相扑、清酒、日本美食,还有最著名的樱花。

当然,还有所谓的按部就班的秩序感。

提到这些元素的时候,大家脑海里,都有对应的电影名吧?

这些元素,是不是凑成了现在日本的美好滤镜?

但,如果未来有一部高票房的电影,占据影史榜单前列,上面也有这些元素。

你觉得日本还有余地推崇这些符号吗?

想想10多年前,有位中国游戏玩家,在南京公祭日前,打到了全球玩家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后,改名,提醒全球铭记历史的壮举吗?

《731》有它出现的历史意义,只不过这一次需要众多观众来完成。

来源:书酱瞄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