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立场无大过但导演脑回路清奇,神圣历史被拍成闹剧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5:34 3

摘要:电影《731》引发的口水仗,恐怕比影片本身还要精彩。它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什么立场,毕竟揭露日军罪行这事儿,谁敢说个不字?关键在于,这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精神分裂。

电影《731》引发的口水仗,恐怕比影片本身还要精彩。它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什么立场,毕竟揭露日军罪行这事儿,谁敢说个不字?关键在于,这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精神分裂。

它顶着一个无比沉重、足以压垮任何叙事技巧的历史题材,却用一套漏洞百出、甚至可以说是轻佻的商业片手法来处理,最终结果就是一场灾难。这片子不烂,勉强算及格,可也正因如此,才更让人失望。

影片从根上就跑偏了。它压根没想拍一部关于731的电影,而是拍了一部背景设置在731的“监狱大逃杀”。整个故事的核心驱动力,不是“这里发生了什么惨绝人寰的罪行”,而是“我们该怎么逃出去”。这一个根本性的置换,直接让历史的本质被掏空了。

观众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引向了越狱的各种技术细节。今天研究墙上刻的神秘图案,明天训练老鼠传递消息,后天再琢磨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到钥匙。

这些桥段,放在《肖申克的救赎》里没问题,但放在731,就显得荒谬绝伦。本该是故事灵魂的人体实验,那些反人类的科学罪行,反而成了主角们逃亡路上惊鸿一瞥的背景板,像是为了点题而硬塞进去的几个快闪镜头,沦为了碎片化的视觉奇观。

为了让这个“密室逃脱”的游戏能玩下去,影片必须强行把历史上那个戒备森严、插翅难飞的人间地狱,描绘成一个管理混乱、处处是洞的草台班子。那些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军人,在这里被塑造成了一群智商堪忧的蠢货看守。

囚犯们偷东西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今天偷个钥匙,明天顺点药品,甚至干掉一个守卫,居然都没引起足够的警觉,这简直是在侮辱历史。这种为了服务悬念而强行降低反派智商的做法,彻底摧毁了历史的真实感。

更离谱的是环境氛围的营造。囚犯的监舍,干净整洁得堪比样板间,甚至比日军的实验室还窗明几净。大家伙儿居然还有闲情逸致聚在一起打牌娱乐。这种处理,可能是为了让角色们有精力去策划惊天大逃亡,但这与731部队将囚犯视为“丸太”(材料)的非人化本质,构成了无法调和的剧烈冲突,把历史的残酷性削弱得一干二净。

如果说叙事框架跑偏是根上的问题,那角色塑造就是集体失魂。影片完全放弃了对真实历史中受害者与施暴者复杂人性的任何探究,转而用最省事的办法——套用商业片里那些用到烂的脸谱化人设。结果就是,片中没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全都是为了推动情节而存在的“工具”。

我们来看看反派,那位日本女军官,一个典型的“蛇蝎美人”符号。为了让她显得不那么单薄,编剧给她安上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身世——一个被所谓“母体实验”制造出来的中国人。

这个设定,听着好像很深刻,想探讨身份认同与人性扭曲,但细想一下,逻辑上完全不通,纯粹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硬加的狗血设定。她的女性身份到底有何必要性,除了满足一些猎奇想象,全片也未给出任何合理解释。

再看正面角色,王志文饰演的那位高人,就是“智慧长者”的刻板化身。他永远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说着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但对剧情的实际推动作用微乎其微。他的死,更是让人一头雾水,既不壮烈,也看不出清晰的意图,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完成了“传递精神火炬”的任务后,被编剧草草处理下线。

更神的是那位怀孕女医生。她简直是开了天眼,根本不用详细诊断,光凭肉眼观察,就能用几味中药治愈被新型细菌感染的日军士兵。这一“神迹”的出现,不是为了展现中医的博大精深,而是为了强行制造一个“我方智慧碾压敌方科技”的廉价爽点。

为了配合这场“神医秀”,片中还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巨型中药柜,甚至连杀人魔王石井四郎都对着中医发出一番莫名其妙的感慨。最不合逻辑的是,石井亲眼目睹了这起死人被救活的奇迹后,居然没去追查药品被盗的源头,这完全违背了他作为科学狂人的基本人设。于是,一个本可以充满人性光辉的角色,彻底沦为了一个刻意的文化宣传符号。

至于其他角色,无论是形象过于干净精致、完全不像在集中营里待过的小男孩,还是在那种环境下还有心情变戏法的囚犯,都缺乏最基本的真实质感。他们更像是为了调节影片节奏、增加一点趣味性而摆放的棋子,他们作为个体,在那段历史中所应承受的恐惧、绝望与人性挣扎,被完全地、彻底地忽略了。

当一部电影的叙事和人物都站不住脚时,导演往往会试图在视听语言上找补,用各种花里胡哨的技巧来营造所谓的“高级感”。不幸的是,《731》在这条路上也走火入魔了。导演似乎把这场历史悲剧,当成了自己个人审美的试验场,结果就是一场灾难性的调性撕裂。

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喜剧元素的失控。我真的无法想象,在一部描绘人类史上最黑暗实验之一的影片里,开篇处理撒尿的场景,居然配上了一段欢快的喜剧音乐。在集中营的对话中,也时不时地穿插一些不合时宜的搞笑桥段和插科打诨。这种处理方式,不是幽默,而是对那段历史、对所有受难者的亵渎。它让观众根本无法建立起应有的沉重感和敬畏之心。

其次是符号的廉价堆砌。影片里充斥着各种宗教符号,一会儿是西方的十字架,一会儿是东方的黑白无常、关公像。这些元素的出现毫无内在逻辑,更像是导演觉得“酷”,能让画面看起来更有深度,于是就生硬地塞了进去。还有在牢房里出现艺伎表演这种超现实场景,更是莫名其妙。这是一种伪深刻的“炫技”,是把观众当傻子,以为放几个符号就能升华主题了。

最后,是对无意义感官刺激的迷恋。开场那个喝净化尿液的特写镜头,除了让人感到生理不适,对主题和叙事有任何帮助吗?没有。

还有那个石灰坑里“叠罗汉”的场景,一群人被石灰粉劈头盖脸地浇了一身,居然没一个人咳嗽,这严重违背了基本的生理常识。这种为了追求一个所谓的奇观镜头而牺牲真实性的做法,只能说明创作者的心思,已经完全偏离了历史的沉重,滑向了制造噱头的歧路。

来源:采风百晓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