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舒淇携手易烊千玺现身戛纳电影节,东方韵味惊艳全场!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7:11 3

摘要:她身穿阿玛尼高级定制,佩戴卡地亚高级珠宝,明媚笑容,大气优雅,仿佛岁月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又看到舒淇在电影节露面。

她身穿阿玛尼高级定制,佩戴卡地亚高级珠宝,明媚笑容,大气优雅,仿佛岁月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她已经49岁。这对每一位女性来说,都是个危险的数字。

这意味着容貌不再,身心和状态也永远无法回到少女时代。

但舒淇并不畏惧这些。

对她来说,49岁,是一个女演员,厚积薄发,等待转型的最佳时机。

这已经是舒淇在今年参加的第N次电影节。

甚至在半月前,已经参加过威尼斯电影节

不过,那时人们的注意力完全停留在那位新晋的威尼斯影后身上。

而忽略了舒淇的存在。

更早些时候,她还参与了戛纳电影节……

频繁的电影节、不断的热搜,不仅是华丽的露面,更是她的主动出击。

这是一个成名已久的女演员,在重新争夺大众注意力。

尤其,这次走上韩国釜山电影节的红毯,舒淇是带着三部作品的。

与易烊千玺合作的科幻电影《狂野时代》、自编自导的半自传体电影《女孩》,还有主演的网飞悬疑剧《回魂计》。

三部完全不同类型的作品,足以看出舒淇想要“再”红一次的决心。

其中,《女孩》无疑是最特别的一部。

电影讲述了1988年,一个小女孩在充满创伤的童年中长大,家暴、父权无处不在。

偶然一天,她遇到了人生的色彩——另一个小女孩。

透过她,女主看到了自由的可能。

这一切都被女主的母亲看在眼里,母亲也曾经历过这种痛苦,母女之间的感情逐渐复杂,同情、嫉妒交替出现。

任何一个女孩,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慰藉。

据采访,该片故事基于舒淇的个人成长经历,创作周期超过十年。

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母女关系如何复杂又细腻,舒淇用非常艺术的手段完成了自我表达。

非常好,但还不够好。

因为,对舒淇来说,这段经历恰是人生中最不起眼的部分。

49岁的舒淇在走红毯。

32岁的舒淇在等待《非诚勿扰》上线。

25岁的舒淇成为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

20岁舒淇正在拍摄三级片。

16岁的舒淇拍了全裸写真集。

舒淇人生的最精彩部分恰是十六岁之后,此时她的人格魅力才堪堪展现出来。

但是她选择表达“女孩”,为那一代以及后来的,和她一样遭受着暴力、遭受着不平等的女孩发声。

十年磨一剑,只为讲述“女孩”。

她本可以写成名之后的繁华,或是性感女神的神话,但她偏偏选择回到原点——童年。

这种选择背后,是她对自己最深的剖析。

因为在现实中,舒淇的童年并不美好。

1976年,她出生在台湾。母亲常常拿棍棒追打她,她早早辍学,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16岁时,为了生计,她被迫签下不平等合约,拍摄全裸写真。

此后几年,她又在柯俊雄的安排下接连拍摄三级片,彻底被贴上“艳星”的标签。

对外界来说,这是一条“捷径”。

甚至有记者问她:“你是不是觉得‘脱’是一条捷径?”

舒淇坦率回答:“确实是啊。脱了就能上头条、上封面,这是最快被人记住的方式。”

但也是这条“捷径”,困住了她半生。

她失去了家人,也失去了恋人。

“艳星”的烙印,曾让她付出巨大代价。

1998年,和黎明合作《玻璃之城》,两人因戏生情。

当他们的恋情被曝光后,黎明的粉丝不能接受偶像和“艳星”在一起,舒淇被各种舆论攻击,淹没在黎明众多粉丝的口水中。

黎明的父亲也明确表示,因为舒淇曾经拍过三级片,所以不同意两人交往。

就这样,两人的恋情一直是“地下”状态,并且持续了7年。

而这样的剧情在舒淇的身上上演了多次。

后来,舒淇也曾与张震暗生情愫,但两人最终因为张震父亲的一句“她不会是张震的另一半”而渐行渐远。

直到遇见冯德伦,舒淇的爱情才落地,得到了“合法”的回应。

冯德伦与舒淇年龄相当,并且长相帅气,还是位颇有才华的导演。

连两人的组合很像是童话照进现实,这个女孩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少女心事”。

时隔多年,我们再讲起这些往事时,云淡风轻。

但这条路,舒淇走了20年。

所以,《女孩》不只是电影,而是她与过去的和解。

她把那个被打压、被忽视的少女重新放到银幕中央,借母女的复杂情感,把自己的生命经验,转化成艺术的表达。

舒淇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她不仅是一个演员,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她几乎代表了内地一代人对香港女郎的幻想。

从三级片到古惑仔,再到有时跳舞、绝色神偷,最后又定格在非诚勿扰。

任何类型的女性,她几乎都演绎过。

有时天真、有时古灵精怪,有时性感又可爱,舒淇的表演能力几乎毋庸置疑。

而她本人,有着略带沙哑的磁性嗓音,和知性神秘的气质,让她在脱离剧本仍然迷人。

很多演员,经常会因为出演过某个经典角色,而生活场景中被喧宾夺主。以经典角色代称某个演员已经是惯例。

但舒淇不会,她是舒淇,永远都是。

平心而论,舒淇最近几年在国内热度并不高。

在高度内卷的内地娱乐圈,上了年纪的女明星难有立锥之地。

一波又一波的二代裹挟着大量资源席卷而来,一浪又一浪的年轻小花原地崛起。

资本不愿意给盈利想象空间有限的大龄明星投注,即便她曾是超级巨星。

因此我们看到舒淇在国内的舞台,更多时候,出演配角或者评委之类的角色。

她正在开掘自己的存留价值。

舒淇想要继续生长,就需要国际感,找到更多的买单人。

事实上,这是舒淇一直以来都在做的,拍受众高端的电影、高强度参加电影节,以及打造故事感人设。

也因此,直到今天,Bottega Veneta、Michael Kors、宝格丽等一线品牌,依然愿意把她作为代言人。

所以说,她代表的不是“少女滤镜”,而是成熟、优雅、历经伤痕后的力量。

回望舒淇的人生,她最耀眼的时刻,或许并不是16岁后的成名,而是不惑之年以后的自我塑造。

她用《女孩》告诉观众:即使被困在标签里半生,她依旧能拿起手中的笔,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

她用自己的状态证明:年龄不是坍塌,而是另一条生长的曲线。

她不再只是别人故事里的女主角,而是真正成为了自己人生的导演。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