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31》上映5天后,票房超过了12亿,后续国庆档冲16亿不成问题。不过,和高票房比起来,电影的口碑却在经历过山车般的起伏。从一开始的两极分化,到后来的槽点不断,现在口碑已经逐步平稳了。
《731》上映5天后,票房超过了12亿,后续国庆档冲16亿不成问题。不过,和高票房比起来,电影的口碑却在经历过山车般的起伏。从一开始的两极分化,到后来的槽点不断,现在口碑已经逐步平稳了。
很多观众在看过后,都作出了客观理性的评价。分析影片中的许多细节,会发现之前被普遍吐槽的几个争议点,其实认真剖析,都有合理的解释,甚至十分接近历史现实。
影片中的女军官是个很大的讨论点,网友把讨论点聚焦在日本军队不存在女性军官这个槽点上,痛批导演没有文化。但实际上,这个角色其实是有历史原型的。她的名字叫高桥加代,身份是一名军医官,战后还写了一本书——《高桥加代战时日记》。
高桥加代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在731部队“工作”的细节,自称参与了“柄泽班”的鼠疫病菌毒力测验,详细描述如何亲手给实验者注入鼠疫疫苗,并亲手解剖了5名八路军战士!其罪恶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她的存在,也证明了历史上的731部队,确实存在女性工作者参与核心实验的情况。
还有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十字架,被很多网友吐槽迎合西方观众,或解读为导演用这种手法,描写日军面对罪行的心理救赎。但事实上可能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因为历史上的731部队,就是把实验体捆绑在十字架上虐待的。
另外,很多人都不知道,731部队中有 一名骨干成员,名叫内藤良一,此人在一战结束后,不仅成功逃脱了审判,还在日本开了家医药公司——“绿十字公司”。据悉,这家公司同时也是日本最大的血库,而公司里的大部分成员,都来自于731部队,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另外,网友集体吐槽的苹果和鸡蛋,其实在日军实验中,也有着它们的存在意义。相关资料记载,苹果中富含果酸,可以抑制“实验体”口腔细菌,所以影片中的送餐车里,才会出现苹果。至于鸡蛋,则是为了补充“实验体”的蛋白质,目的是为了后续更好地观察研究。
影片中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影片最后出现了几个穿和服的小女孩,她们名字是不同月份——“六月”“七月”“八月”等。而且这些小女孩的脖子上,都刻着“樱花烙”。
尽管导演没有明示这些编号的用意,但观众们都普遍解读为这些女孩都是从被抓走的中国孕妇肚子里强行剖腹出来的,编号对应着被剖出来的月份。影片中并没有六月之前的编号,说明在那之前的孩子,都没有存活,而这些活下来的孩子,最终都被带到了日本。
很多网友认为,这些女孩被带走后,很可能面临着被洗脑,被注入日本文化,甚至最后回到中国迫害同胞。看到这个细节,让很多网友想起历史上的另外一个人物——川岛芳子。
出生在中国,骨血里是炎黄子孙,但川岛芳子却成了日军的间谍。而她之所以变成历史罪人,是因为从小被带到日本,被洗脑。所以,影片出现的那些小女孩,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导演是否通过这个设定,来说明历史上,其实还有无数个“看不见的川岛芳子”?
最后来说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槽点——“姜武越狱记”,许多网友认为,导演把整部影片聚焦在主角身上是个败笔,完全偏离了主题,给人观感不好。不过回头想想,这个人物的原型王子阳确实存在,也有很多关于他“越狱”的记载,并且还成功了。
只能说,《731》导演赵林山错就错在,不该在影片中注入太多意识流和抽象的表达手法,把视角聚焦在主人公上,导致让观众在看影片的时候,需要不停地做阅读理解,产生割裂感。
现在这种购票差评一堆,票房却稳如磐石的情况,也说明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影院自己去看。至于这部电影到底是好是坏,也许还需要时间验证。
来源:萌神木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