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开分9.1,究竟是什么好东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1-20 12:30 8

摘要:很多观众甚至觉得没有之一,它是很少见的期望值和满意度达成正比的电影,它极难得能赢得全场自发鼓掌,它值得提名年度最佳华语片。

“今年最好的喜剧片之一”

“今年最灵最浪漫的电影之一”

“我单方面宣布邵艺辉是华语电影创作者中最会写台词的导演之一”

《好东西》点映口碑爆了,这是公认的事实。

很多观众甚至觉得没有之一,它是很少见的期望值和满意度达成正比的电影,它极难得能赢得全场自发鼓掌,它值得提名年度最佳华语片。

很开心,在行业需要好东西来吸引观众进电影院的时候,《好东西》来了。

有句话,一定要说给想吃点好东西的观众:

一个人这辈子没看过邵艺辉的电影是不完整的!

《好东西》是《爱情神话》的超越版

《爱情神话》经典台词还在绕梁,《好东西》金句已续上。

这一次,依旧以对话文本作为电影内核的主要输出形式,延续《爱情神话》细腻轻盈的风格,

不过《好东西》相比更多了几分游刃有余和诙谐幽默。

妙语连珠,妙梗横生,《好东西》从头到尾笑点密集且难得生动自然。

不刻意主题先行喊口号,不生硬灌鸡汤,给人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受到疗愈滋养的舒适愉悦体验。

透过第二部作品,邵艺辉的喜剧才华堪称全方位施展,熠熠生辉。

早些时候看选角,因宋佳、钟楚曦、曾慕梅和章宇、赵又廷这些演员此前无人是走喜剧的赛道出头,免不了有人担心违和,

但结果每个角色的塑造都不乏记忆点,碰撞起来各有各的精彩。

其中茉莉这个小孩姐,跳脱出了我们常在喜剧片见到的孩子形象,整个人淡淡的,很有个性很真实,

导演借其口输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近乎句句都精准击在点上,把蕴含生活智慧的幽默放大不少,颇有些出乎意料。

男性角色里,前夫哥这道“配菜”配得也有意思,

随时代起舞的十分钟速成女性主义AI设定,一本正经地将「结构性问题」挂在嘴边,

和乐手弟比“男子气概”走“雄竞”路线,既柔化了议题的尖锐,同时突出了喜感。

90%荒诞,40%微辣,100%取材现实。

预告的精彩程度不及正片十分之一,《好东西》人物台词和桥段明显都经过精心设计。

像马克·穆勒“四字爷爷”这种抖机灵都抖得挺接地气,属于国产影视作品难得一见的调侃分寸恰到好处的chill类型。

标志性的饭桌戏,也是同和前作一样火花四溅。

在平行视角的生活碎片之中,包裹着一语双关、刀光剑影的机锋,几乎不分群体都会忍俊不禁。

擅长捕捉当下并进行艺术加工的邵艺辉,打磨起比《爱情神话》故事切口更加年轻化的《好东西》,

是有致力于把每一个细节与日常生活连接,攻击性不强,渗透力够深,轻轻松松就让人会心一笑又一笑。

《好东西》是更适合国人体质的

《芭比》《弗兰西丝·哈》

“邵艺辉是中国的格蕾塔·葛韦格。”

这评价,并非抹杀独特性,只是好作品确实会些有共通之处。

《芭比》不多说,《好东西》其实也会让人想起《弗兰西丝·哈》。

《弗兰西丝·哈》,拍出纽漂女主在街头快乐奔跑的洒脱;

《好东西》,拍出沪漂女主在巷里踩平衡车踩出七彩祥云一般的飒爽。

关于理想和友情,两部都有动人的感染力。

“我喜欢那些看上去像错误一样的事情。”《弗兰西丝·哈》是在追梦中成长。

“我们不必什么都做到最好。”《好东西》是在找寻平衡中和解。

舞蹈也好,新闻也好,她们没开挂成为特例赢家,但也都没有输:

理想,哪怕可能实现不了,依旧可以长存。

而友情线,《弗兰西丝·哈》是从乌托邦来到现实仍看向“生命中的那个人”;

《好东西》是在现实和朋友一起撑起乌托邦。不同的相处阶段,同样的治愈。

和贾玲对谈前,记得安藤樱曾说过一句:“虽然我们还没有见过面,但我感觉,我们已经是伙伴了。”

以女性视角看,眼前的陪伴和远处的共振都可以是友情的存在状态。

一代人,隔代人,友情的世界也没有门槛。

《好东西》成年人小叶的童年创伤和月经阴影被小孩姐茉莉一句“世界上一半的人都会流血”抚慰驱散;

茉莉对未知的困惑则被小叶一句“你怎么打,女孩就怎么打”破解。

小叶遇到王铁梅和王茉莉母女,如钟楚曦所讲,像叶子遇到了花,代表春天来了。

“但总要有人跟你说声对不起。”电影对友情的温度把控就如春风。

三个不完美的女性角色,在不完美的生活中相互拥抱,携手奔向大概还是不完美但可争取自洽的未来。

《好东西》,底色是暖的。

全片最浪漫的时刻,当属茉莉与小叶玩听音猜音游戏,听的是铁梅的琐碎日常,猜的是自然奇观的声响,

错了也对了,我即万物万物即我,整段音效蒙太奇赋予了“隐形的家务”不一样的意义,呈现得极妙。

以自己的手法构建拓宽艺术世界,直观震撼,带有文艺的气息但不咯噔矫情,邵艺辉创作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好东西》打开小妞电影的新纪元

年初的《热辣滚烫》,下半年的《出走的决心》,靠近年末的《好东西》……今年女性视角华语商业片可以说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从1.0贝克德尔测验进入2.0多元化突围,女性的主体性正在凸显。

《好东西》不能简单说是小妞电影归来,事实上,它是踏出过去的叙事体系,既破又立的一个开始。

“好东西”都是进化来的。

进化来的也一定会有些“新东西”。

单亲妈妈就一定要凄惨吗?铁梅说不是。

女性视角就只能够重复女性悲惨叙事吗?《好东西》说不是。

邵艺辉呈现的“Her story”(《好东西》英文片名),讨论的内容并非前所未来,也未剥离女人身上可能有的社会属性,但胜在记述的视角和勾勒的手法独特。

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片中在不甚显眼的沙发上放了一本苏菲·卡尔的《痛》,

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婚恋、原生家庭、成长教育、职场、性别困境或者身份裹挟带来的“痛”多少肯定是存在的,

但电影诚然涵盖诸多社会议题,有安排针对不文明及不礼貌行为的“女性凝视”,却没聚集强情绪发泄爆发,而是换了一种相对温和也不失坚定力度的方式刻画。

妈妈不必做面面俱到的超人,恋爱脑不见得可耻,小孩不是必须卷……你可以犯错、胆怯,可以敏感、拒绝。如果不适应上台,做一个台下鼓掌的观众也没什么不好。

不定义“好东西”,不设立价值裁判,才会有生动鲜活、立体有趣的社会群像。

《好东西》想传达的内核之一:确认自身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活法。

不管是小叶和小胡医生的“situationship”(一种不被视为正式的或确定的浪漫关系),

还是三个女性近邻如至亲的新家庭模式,

都是与时俱进反应当下人际发展的可能性,

完美匹配一些当代人尤其年轻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诉求。

基于城市的生活化视听语言,邵艺辉从有时候显得暗沉的生活中提取出基调明快的故事,叙事流畅,态度时髦,兼顾了烟火气和艺术性,感觉离当下很近,离理想不远,《好东西》是真的好看。

不是秉承“先有再挑”态度以示支持的好,是不需要加鼓励分仍然值得力荐的好。

站在新旧游戏规则交接的分界点,洞察本质之后愈发懂得举重若轻地表达,

《好东西》是近些年以来把性别与社会题材拍得最幽默、最温暖也最前卫的国产片。

“能让你开心的就是好东西。”

《好东西》,有亿点东西!

【声明:本号为宣传传媒领域融合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属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融媒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