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破10亿,《731》把全国单日票房拉回4亿+,海外首映也在发酵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22:18 2

摘要:《731》上映3天拿下9.97亿、闯进年度第七,20日19:56总票房(含预售)正式破10亿,还刷新了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两项纪录

《731》上映3天拿下9.97亿、闯进年度第七,20日19:56总票房(含预售)正式破10亿,还刷新了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两项纪录

这部片子从定档起就带着明确的指向

它在9月18日上映,直面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罪行的历史细节,目标是把一些该被看见的真相摆到银幕中央

首日3.46亿元,上座率24.7%;

第二天回落到2.34亿元,上座率16.3%;

第三天又逆势拉回4.18亿元,上座率27.9%

三天合计9.97亿元,硬生生把自己推到了年度票房榜第七

到了第四天(周日),预售已经超过6000万元,灯塔专业版预测当天可达2.7亿元

更关键的是,灯塔和猫眼两家平台几乎同步把总票房的终局预期上调到近17亿元

这不是随口一说的“看好”,而是基于场次、上座率和口碑扩散曲线的实时模型在调整

我更在意的是,片子给市场带来的推力:有它在,全国单日票房冲到4.6亿元,这是春节档之后第一次重回4亿+

九月的累计票房也被它点燃,已经超过19亿元,远甩去年整月的14.56亿元

这股热度不只在国内

同一天,它在纽约、渥太华、万锦、悉尼、墨尔本做了首映活动,海外观众的反应很直白:有人说“看完需要安静一会儿”

地域不同,情绪却相通

历史创伤不是一个国界内的记忆,影像一旦把细节复原,很多人会被同一个点刺痛

在社交平台,关于“该不该带孩子看”的讨论挂上了热搜,好几位老师说会把它当作课堂的延展

影片之外,人们在寻找与历史对话的方式

其实在上映前,这部电影经历过一段摇摆

网上一度传出撤档的风声,7月29日参演演员徐光宇出来回应:确认会上映;

8月3日,官方定下9月18日的档期

现在回头看,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亮相,既是现实感的表达,也是一种面对

你会发现,观众的买票理由不是“只是去看一场大片”,而是“我需要去现场坐一坐”

关于它为什么能爆,数据说明了部分答案

首周的上座率曲线先降后升,像是一口气越积越足,第三天明显抬头,说明口碑与排映策略开始对齐

影院端捕捉到热度,连续加场,再叠加社交平台的讨论,就形成了常见的“品宣—场次—口碑—二次传播”的闭环

这是一条很朴素的因果链:当大家发现它不仅“重要”,而且“好看、扎实、有细节”,自然会把人带进来

我更愿意谈谈“观看体验”的部分

不少观众描述,片尾黑屏字幕时,厅里很安静,没人急着走,像是需要把胸口的那口气慢慢放下

这种沉默,是对事实的敬畏,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电影馆不是法庭,但它在帮助人们完成一次公共的、温和的“指认”

这几年我们看过很多大体量的战争题材,而《731》把镜头伸进了更硬的历史角落,避免“宏大叙事”把人变成背景

当具体的人被看见,数字就不再冰冷

目光稍微拉远一点,能看到它与中国电影市场的互动

经历了暑期档的波动,九月本来是节奏偏缓的月份,《731》把曲线抬了起来

年度累计票房靠近412亿元,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不只是“一个项目的胜利”,而是“供给结构与观众期待重叠”的结果

内容供给一旦踩中了情绪节点,票房的回弹会很快

这让人想起《长津湖》当年的路径:以高规格工业制作承载集体记忆,最终形成全民观影的“事件级”传播

当然,体量不同、时间点不同,简单“复刻”并不现实,但方向感是相似的

很多人会问,总票房能不能走到17亿元甚至更高

我的判断是,核心变量在后续口碑的稳定性和非一线城市的渗透速度,接下来两周的上座率比一切豪言都更诚实

如果加场能跟上、点映口碑保持扎实,长尾会比想象更长

但也别忘了,纪录被打破的当下不过只是一个节点,比起“到达哪里”,我更在意“为什么到达”

还想说一句,票房之外,这部片子把一种久违的“严肃话题讨论”重新带回公共空间

你能看到年轻人查资料、看史料、和家里长辈聊天,很多人翻出家中的旧相片和口述记录

这不是营销能编出来的东西

当电影把你推向现实,你会自然地去寻找答案

这就是影像的二次生命

也许有人会担心,沉重题材会不会让观众望而却步

数据已经回应了:只要叙述扎实、节奏可跟、信息密度和情绪出口兼顾,观众并不排斥“难受”的观影,他们排斥的是“空喊口号”

《731》选择了把重点落在证据和细节上,这是它能被广泛接受的关键

每一个票房数字背后,是一次次坐在黑暗中的呼吸和心跳

我常相信,好的影片会在不同坐标上留下不同的回声

在国内,它像一座公共记忆的灯塔;

在海外,它帮观众把新闻里抽象的名词变回一个个可感的画面

当两端的回声互相穿透,你会明白,讨论历史并不是为了憎恨,而是为了更准确地认识人性与边界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需要被持续练习的能力

最后,还是把话说回票房

三天近10亿、打破两项“场次”纪录,这是一个硬质的里程碑;

把全国单日票房拉回4亿+,是它对行业的现实价值

接下来,它能不能把17亿元的预期再往上推,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人愿意走进影院、坐满那两个小时

好票房不是终点,记住与讨论,才是它真正的“长尾”

信源资料
央视新闻:《即将上映!电影〈731〉揭开 “恶魔的面具”》-2025年9月15日
央视新闻:《上映3天破10亿!电影〈731〉票房刷新多项纪录》-2025年9月20日
搜狐网:《就在刚刚,〈长津湖〉创下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新纪录》-2021年11月25日

来源:兮兮剧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