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多棱镜般折射出治愈内核!电影《轻于鸿毛》热映,主创分享创作幕后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01:07 2

摘要:电影《轻于鸿毛》9月13日起全国上映,这部围绕两个特殊关系女人展开的电影,通过色彩、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女性情谊。不同视角的好评如同多棱镜般折射出影片温暖治愈的内核,让每个走进影院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近日,导演周铨携主演宋佳、佟丽

电影《轻于鸿毛》9月13日起全国上映,这部围绕两个特殊关系女人展开的电影,通过色彩、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女性情谊。不同视角的好评如同多棱镜般折射出影片温暖治愈的内核,让每个走进影院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近日,导演周铨携主演宋佳、佟丽娅接受采访,分享创作背后的思考与感悟,剖析女性之间的情感关系,将影片中“以轻盈姿态面对沉重议题”的内核传递给在场观众。

“轻于鸿毛”代表一种姿态

影片围绕前妻李鱼与现任妻子沈飞鸿因丈夫钟实遗留的未过户房产继承纠纷展开故事。通过双女主的公路旅程,细腻呈现了两人从激烈对峙到最终和解的全过程。全片以泉州实景拍摄为依托,采用荒诞喜剧风格刻画情感的蜕变。

导演周铨阐释了片名的深刻含义,他坦言:“生活中很多东西看似沉重无比,但‘轻于鸿毛’代表的是我们的一种姿态。我们希望在那些沉重的时刻,大家能以更轻松的方式面对,对自己好一些。”这清晰地点明了影片突破传统框架,运用荒诞幽默解构沉重现实的创作初衷。

《轻于鸿毛》中刻画了亲人或故人离世的情节,真实且深刻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避讳提及的生老病死问题。周铨导演对此有着独到见解:“可能很多人对死亡有着沉重的刻板印象,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片中的婆婆以一种豁达的姿态接受了死亡的规律,她躺在墓地里,仿佛是一种‘回光返照’。”这种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贯穿影片始终,也成为两位女主角走出困境的关键契机。

宋佳在塑造李鱼这个角色时感同身受:“李鱼对生死、爱恨这些我们每个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命题,居然都能如此坦然‘不当真’。”这种“不当真”并非麻木不仁,而是一种历经极致痛苦后的放下与豁达。宋佳认为李鱼已然放下:“她连生死都不那么在意,对爱恨自然也没有过多留恋。”所以当她看到沈飞鸿出现时,内心更多的是怜悯而非嫉妒。“很多女性原本对生活有着别样的期许,对未来和理想有着独特的追求,但生活中的琐碎繁杂,如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却让她们被困在了原地。”影片中船在屋顶上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被困住的状态。

女性关系的真实映照

宋佳与佟丽娅的双女主搭配,也成为影片一大亮点。此前,两人曾在《我和我的祖国》中短暂合作。佟丽娅近年来在《我经过风暴》等作品中不断挑战现实题材女性角色,表演层次日益丰富。而宋佳更是多次在影视剧中塑造出令人难忘的现代女性形象。

电影中,李鱼和沈飞鸿因同一个男人钟实产生了联系,然而在男人缺席的情况下,两人却发展出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周铨解读道:“不同的人与同一个人相处,会有不同的模式,谈论不同的话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李鱼和沈飞鸿这两个女性角色,从最初所谓的情敌关系,逐渐变得越来越像闺蜜,对遗产的态度也从争抢转变为各退一步。周铨认为:“其实她们本身并非仇人,只是一个突发事件让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交织在了一起。”在导演周铨的巧妙安排下,二人的情感逐渐升温,关系从敌对走向微妙的相互理解。影片中穿插着许多搞笑的片段,展现了她们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幽默感。

李鱼和沈飞鸿性格迥异,一刚一柔,一个热情浓烈,一个平淡如水。李鱼的强势和沈飞鸿的柔和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直言不讳,后者则以幽默的方式应对。周铨分析了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李鱼未必一开始就如此刚强,是生活的重担让她不得不扛起一切。沈飞鸿的原生家庭希望她成为父母理想中的模样,但他们从未问过她是否愿意,所以她是被塑造出来的柔软形象。”当沈飞鸿看到李鱼那一面时,内心充满了对李鱼洒脱的羡慕。宋佳也非常认同这种分析:“李鱼背着一个坚硬的外壳,我们想让观众看到她内心柔软的一面;沈飞鸿看上去柔弱,我们想让她在影片中一点一点坚强起来。”这种刚强与柔软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两个角色的成长轨迹。她们看到了彼此坚硬外壳下的柔软,也看到了柔软表面下的坚韧。

《轻于鸿毛》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在压力和现实面前,女性如何自我救赎和治愈。影片上映后收获了不少观众的肯定。有观众看见女性之间彼此滋养、共同生长的生命力,感慨“女性友情构建出的其实是一种旺盛的生态系统”。正如影片所传达的,生活中的荒诞与喜感并存,女性之间的竞争与理解也是一种成长。对“完美”的解构,也轻巧消解了当代人的自我困局,更有观众直言“完美的女人和完美的人生一样,根本不存在。让完美,轻于鸿毛。”

来源:倾城之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