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破亿的《731》:1:1复刻罪恶场景,还原731真相!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01:10 2

摘要:说这数儿放在一般电影里都算亮眼,更别说它讲的是731部队那档子沉重事儿,能有这热度,我觉得压根不是偶然。

2025年9月18号那天,电影《731》一上映就炸了,预售票房直接破了1亿。

说这数儿放在一般电影里都算亮眼,更别说它讲的是731部队那档子沉重事儿,能有这热度,我觉得压根不是偶然。

这天可不是随便选的,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

本来想觉得选这天上映只是个噱头,但后来发现影院的操作才真叫戳人,好多地方首场都定在9点18分,片头一放,防空警报就响起来了。

你想想,黑灯瞎火的影院里,警报声一飘,瞬间就把人拉回那段历史里。

731部队1932年在哈尔滨平房区成立,拿中国人、朝鲜人当“马路大”做活体实验,这是咱们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疼。

跟南京大屠杀比,虽然形式不一样,但都是侵略者的恶行。

《南京大屠杀档案》里记着30万平民遇难,731部队的罪行虽然没这么多数字,但每一次实验都是对人性的践踏。

如此看来,这种观影仪式,就是帮年轻人把零散的历史碎片拼起来,让记忆不褪色。

要让这种仪式有分量,电影本身得撑得住,《731》在还原历史上,真没偷懒。

冻伤实验室、毒气室都是1:1照着来的,连实验器械的型号,都得对着《731部队罪证档案》调。

导演赵林山花了11年干这事儿,他跑遍了731部队的遗址,还找了幸存者尚德复。

尚德复以前是731的劳工,亲眼见过活体解剖,这些一手信息都被揉进了电影里,演员更不用说,姜武、王志文这些人,全是零片酬。

姜武采访里说“片酬在民族记忆面前不值一提”,我觉得这话没掺水分,要是为了钱来演这个,反而对不起那些受害者。

电影里放了活体解剖、冻伤实验这些场景,记录了-30℃到0℃下人体的反应,这些都不是编的,是根据731部队成员的庭审证词来的。

可能有人觉得这太吓人,没必要拍这么细,但我觉得就得这样。

你想啊,要是把残酷的部分磨平了,那不叫还原历史,是对受害者的不尊重。

跟《金陵十三钗》搭南京城比,《731》的细节更聚焦实验本身,这种真实感,才能让观众真的记着疼。

现在《731》已经定了全球上映,要让全世界都看看这段历史。

根据《联合国反种族灭绝公约》,这种反人类的罪行,本来就该被全人类记住。

但有件事我一直搞不清,1945年美国居然跟石井四郎做了秘密交易,拿豁免他的罪换细菌实验数据,导致东京审判的时候,731的核心成员没一个受罚的。

《东京审判档案》里记着这段,每次看都觉得憋屈,这哪是正义啊,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再看日本政府的态度,2024年首相还去参拜靖国神社,里面供着二战甲级战犯,2015年还有教科书淡化731的罪行。

反观德国,战后出台《反思历史法案》,明明白白认了纳粹的错,这才是真的爱国。

我觉得爱国不是觉得自己国家啥都对,要是错了还护短,那不是爱,是害。

就像有人说的,真正爱一个国家,是希望它好,不好就改,承认错了才能往前走。

《南京照相馆》里有句“我们不是朋友”,这话听着扎心,但也是实话,中日要做朋友,得先把历史这道坎迈过去。

《731》全球上映,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真相,不光是咱们中国人,也包括日本人。

要是连历史都不敢面对,那友谊根本站不住脚。

《731》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是给历史立了块碑。

咱们记着这些不是为了恨,是为了珍惜现在的和平。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