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李乃文这句临终呐喊让影院里哭成一片,可你绝对想不到,《731》这部让14亿中国人集体破防的电影,差点就看不到了。
“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李乃文这句临终呐喊让影院里哭成一片,可你绝对想不到,《731》这部让14亿中国人集体破防的电影,差点就看不到了。
导演赵林山用了整整11年筹备,期间三次遭遇资本撤资,甚至被日本外务省直接施压要求改名。 最寒心的是竟然有国内网友疯狂举报,理由荒唐到“太血腥怕孩子受不了”。
但剧组愣是扛住了所有压力,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主演全部零片酬出演,就连导演都豁出去了,片中那个被活体解剖取出的婴儿,竟然是他出生仅12天的亲女儿。
这一切付出终于换来上映2天票房破4亿的奇迹,可谁能想到,影片最震撼的演技巅峰,居然不是主演李乃文,而是几乎不说话的王志文。
这片子上映才两天就已经炸了,票房直接冲破4个亿。 光是首日票房就干到3.45亿,直接冲进中国影史首日票房前20名。
排片占比达到惊人的72%,票房占比更是离谱的94%,几乎垄断了所有影院的排片。
听说很多影院还把首场安排在上午9点18分,银幕上打着“警钟长鸣”的字样,这日子选得也太狠了,九一八事变94周年啊。
这片子不光在国内火,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这些地方同步上映,这是真的要让全世界都看看那段历史。
说到为什么这么火爆,我觉得主要是题材太震撼了。 电影讲的是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搞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的那些事。
导演赵林山2012年就想拍这个片子了,整整准备了十多年。 他不仅去日本搜集了五年证据,还看了8000页美国解密的731部队报告和423个小时原队员的供述影像。
每一个细节都有历史依据,就连衣服缝线位置都不放过。 影片中那些活体解剖、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的场景,全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暴行。
但这片子也不是所有人都叫好。 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不看不是中国人”,也有人直接骂是“浪费电影票”。
好多观众吐槽叙事结构混乱,剧情逻辑薄弱,还有人说在CULT片和主旋律之间摇摆不定。
有些人看完直接跑去导演社交媒体下面留言抗议。 其实这种争议也不意外,这么沉重的题材,本来就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演员们可是真的拼了。 姜武、王志文、李乃文、孙茜这些主演全是零片酬出演,就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段历史。 姜武为了演好角色减重15公斤,还苦练东北劳工黑话。
李乃文提前好几个月研读解密报告和幸存者口述记录,通过严格节食让体重骤降。 孙茜更狠,为了把眼神从清澈练到麻木再到绝望,她清空团队、关灯独处。
最绝的是王志文,他从酒店化妆开始就不说话了,甚至连周边敲打声和走路声都听不了,完全进入了角色状态。
说到演技排名,这事儿可有意思了。 不同媒体排出来的顺序都不太一样,但王志文基本都是稳坐第一。 他在片中饰演杜存山,是那个“特殊监狱”里关得最久的囚犯。
虽然戏份不多,但他的眼神戏绝了,表面冷漠,细看却能看出对自由和生命的渴望。
有一段特别震撼:日军叫编号“012”时,全场鸦雀无声,叫到第三遍时,王志文饰演的角色挺直脊梁喊出“请叫我杜存山”,就算被日军用刀柄击打倒地,仍然倔强地重复自己的名字。
这种表演水平,不愧是能在中国最年轻拿到三大奖视帝的人。李乃文这次演了个“怂包”顾博轩,跟他以往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完全不同。
他被日本人抓来时甚至吓得尿裤子,最后在焚尸场看到妻子的那场戏,那种挣扎、怀念、不舍的感情演得太真实了,看得人眼眶发红。
他那句临终呐喊“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让全场观众泪崩。姜武饰演的王永章是影片中最关键的角色,电影就是以他的视角展开叙事的。
他把一个成年人的圆滑和怂劲演活了,但一些观众觉得他的喜剧元素与影片整体基调不太搭。
孙茜饰演的林素贤是个孕期被抓走当实验对象的女性,她见到实验室日军背后数以百计的婴儿标本时的那场爆发戏,简直不像在演戏,而是真正融入了角色。
14岁的林子烨表现也很亮眼,他饰演的孙明亮是个跟着师父表演戏法的小孩。 与王志文、姜武这些老戏骨对戏一点也不怯场,完成了从天真到幻灭的完整心理过程。
日籍演员平田康之饰演的石井四郎也很出彩,他把日本人的冷血与变态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恨得忍不住握紧拳头。
这片子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导演赵林山说在他之前有三位导演想拍这个题材,但最后他们都不在了。
他之所以能坚持11年,是因为日本战犯石井四郎后代说的一句话:“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 ”这句话让导演感觉“又被侵略了一次”。
片中人体解剖孕妇取出婴儿的那场戏,用的竟然是导演出生才12天的亲女儿。 原本剧组准备了仿真娃娃,但效果不好,导演竟然提出用自己的孩子。
他妻子更是惊人地表示支持,说“回家接我! ”这种付出真的太不容易了。影片结尾处,3513个遇难者的名字铺满银幕.
那些曾经被叫作“圆木”“实验材料”的生命,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字幕上打出一句话:“你若记得,我便活过”,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每个观众心里。
有人说影片最好的彩蛋是看完后走出去看到的繁华人间,那些牺牲的人没能看到的国泰民安,我们替他们看到了。
王志文在北京首映礼上说了一段特别深刻的话:“如果对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事情乃至将来的事情,我们没有一个清醒的态度的话,我们将会失去名字。 ”
但他紧接着说:“但是我们都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这段话说完,影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现在争议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电影到底应该拍得多真实? 有人说镜头太血腥受不了,有人说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来源:晓峰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