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群众里有坏人啊!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23:58 2

摘要:而《731》,3天逼近10亿的票房更是说明了资本的大胜,在十一之前没有任何新片上线的情况下,《731》可能有机会拿下15亿以上的票房,着实不得不说这是对我们血与火历史最大的讽刺。

今天看了挺长时间《731》的评论和影评,感觉这部剧完全是资本给观众做的一个局,利用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来大肆捞钱。实打实的烂片。

而《731》,3天逼近10亿的票房更是说明了资本的大胜,在十一之前没有任何新片上线的情况下,《731》可能有机会拿下15亿以上的票房,着实不得不说这是对我们血与火历史最大的讽刺。

为什么网上的叫喊和愤慨这么深呢?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我们民族的苦难,甚至美化了侵略我们的日本军国主义。

有网友说日本军国主义在真实的历史中的确是好吃好喝饿供着那些实验的老百姓,因为实验需要普通的老百姓健康,只有这样实验的结果才准确。而实验室只有干净,才能更有利于实验。

但这里的军国主义的“善”应该是伪善,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带着血腥,他们是在默默的做着惨绝人寰的事情,所以他们应该被凸显出善意的“恶”。而《731》里居然有2个士兵是“懵懂”的,甚至还有一个士兵会拿着照相机到处为普通百姓拍照。

理论上这些照片也是为了实验的目的,但这两个人似乎像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完全没有任何的戾气。不得不说日本军国主义的样貌和人们一般印象中的差别很大。

而整个《731》的故事核心是越狱,主角团甚至在想象的越狱中“飞”了起来,这样的处理着实是会落人口实。

不得不说群众里的确出现了坏人,连那些刻骨铭心的,或者说不可遗忘的历史居然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展现。一些爱国情绪高的观众会愤慨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731》连一些中立观众的心都抓不住其实也可以看到群众里的坏人连让观众看一场好电影的心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731》的故事讲的过关,那些爱国情绪没有那么高涨的观众或许还可以忍下,甚至接受。

但这些坏人居然连故事都讲得不行,着实让观众非常的难办。

怎样调动观众的情绪?《731》可能从另一个侧面调动了观众的情绪,那是满满的愤慨。这里指的是一般电影如何调动观众情绪?

情绪必须以情感做支撑,小爱,大爱都是调动情绪的好方法。

小爱,亲情之爱,更小一点,父母之爱,这里最突出的就是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因为父母的爱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只要小爱渲染的感情与观众共振就可以让观众义无反顾的买票和支持。

渲染父母之爱只要出现日常的场景,只要深入父母的内心,只要让观众想起自己的父母,再坚强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而《731》的故事更好的方式是讲述大爱,大爱是什么?其实就是那些爱国情绪高涨的观众所把持的爱国之情,那些大义,那些视死如归,那些为了整个团体,整个民族牺牲自己的勇气。

《731》反倒有些反其道为之了,在《731》播放的史实中,《731》大部分死去的受害者都没有名字,都没有很好的追悼,因为日本军国主义销毁了资料,让那些名字深埋在历史中。

所以《731》中从主角到NPC都对说出自己的名字有着自己的执念,对让人记住自己有着自己的执念。但这个切入好吗?他们没有名字,难道必须要有名字吗?他们即使没有名字,那些生活在盛世的中华儿女就不记得他们了吗?

他们那么执着的说出自己的名字有助于积累情绪,有助于递进感情吗?至少从《731》观众的评论和影评上来说是没有的。

所以《731》讲故事就该死磕大义,没必要让每个人都有着留名的执念,而让每个人都化在这场逃亡中,每个人为了这场逃亡都死的其所,都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如果这样展现,可能会比现在网上大量差评好得多。

《731》中对大义,大爱的展现,对其情感的深入着实做的不到位。甚至不能说不到位,而是神话了主角,有着一种“爽文”男主的轻松感。

所以《731》可能不仅是一部打着主旋律思潮的圈钱电影,在好好讲故事上也欠缺了一些。没办法群众里有坏人,观众只能伤钱又伤感情了!

来源:蹦极的青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