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什么日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九一八事变94周年。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电影《731》正式上映了。没想到啊,这部片子一上映就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人说它是"必看佳作",有人直接骂是"烂片一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电影《731》上映首日票房火爆但口碑两极分化,你看懂导演的深意了吗?
今天是什么日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九一八事变94周年。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电影《731》正式上映了。没想到啊,这部片子一上映就引发了巨大争议,有人说它是"必看佳作",有人直接骂是"烂片一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票房火爆超出预期
先说说票房情况。《731》这片子可真不是一般的火爆!仅仅上映第一天上午场,票房占比就已经超过97%,上座率高达12%。要知道这还是工作日啊,很多人还得上班上学呢。购票平台原本预测该片票房为13亿元,但照这个势头看,恐怕要远远超出预期了。
为什么这么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选择了9月18日这个特殊日期上映。多家影院还特意设置了9:18和19:31的特殊场次,不少城市首场排片占比甚至超过了90%。从走进影院那一刻起,观众就能感受到那种沉重和历史感。
观众评价冰火两重天
但就是这么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口碑却出现了惊人的两极分化。
支持它的观众情绪相当激动,认为这是"必看的爱国题材电影",甚至喊出"不看不是中国人"的口号。他们觉得影片真实还原了历史,让人铭记国耻。看完电影后,有人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感慨道:"没有731,没有万人坑,能吃饱饭,就是幸福"。
然而反对者的批评同样尖锐。很多人直接给出一星差评,批评电影质量堪忧,细节漏洞百出。有人直言导演水平不足,浪费了好题材,甚至觉得整部电影像网剧质感。还有观众吐槽叙事混乱,故事情节讲得"真烂"。
导演水平遭质疑
说到导演赵林山,他之前只有一部《铜雀台》,风格与《731》完全不同。虽然为拍这部片他筹备了十多年,本意是想还原历史,但观众对他的拍摄手法并不买账。
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角色分配。影片选择从小人物视角切入本是不错的思路,却将大量戏份集中在姜武饰演的男主角身上。姜武的演技固然出色,但过多的个人戏份压缩了其他角色的表现空间,使整部电影变成了"姜武个人秀"。有观众就指出,作为清洁工的主角居然可以几乎毫无阻拦地出入各种实验重地,这逻辑实在说不通。
细节考据不足惹争议
自预告片发布以来,就有历史爱好者指出片中场景过于干净整洁,不符合历史真实。片方对此解释称,日军为了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确实会让实验对象吃饱住好。但这种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服观众。
有历史研究者进一步指出,片中演员的妆容、发型都过于现代化,缺乏年代感。对比《南京照相馆》剧组的严谨态度——专门寻找矮个子演员扮演日军,王传君为角色增重又减重以展现饥荒状态,《731》剧组在历史还原度上确实有所欠缺。
叙事风格引发讨论
最受争议的是影片的拍摄风格。有观众认为构图、视角、色彩过于"魔幻",甚至还插入了一些喜剧化桥段,显得无厘头。有人猜测导演可能想学《美丽人生》的"苦中作乐",但驾驭不当,反而破坏了历史的沉重感。
影片中日本女军官的设定也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个角色并不符合真实历史,导演设定她与孙茜饰演的孕妇互动,有女军官依偎在孕妇身边的画面。有人觉得好像是在洗白日本女军官,有人觉得纯属变态行为,也有人看出了背后的隐喻。
血腥场面点到即止
预告片里充斥着大量血腥镜头,让不少网友直接表示不敢去影院。但实际观看过的观众表示,血腥画面并不多,大多数残忍场景只是点到即止。全片125分钟,血腥镜头总共加起来大概只有2分钟。可即便如此,那种压抑与恶心感依旧挥之不去。
电影的意义超越技巧
尽管存在这些争议,但《731》承载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它让观众直面那段黑暗历史,感受和平的珍贵。作为引子,该片确实让更多人主动去了解731部队的罪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电影的本质是记忆的容器与情感的桥梁。它不必完美,却要承载真实。《731》虽然不完美,但它把历史的伤痛拉到观众眼前,让我们在震撼中铭记,在对比中感恩。有观众感慨道:"没有731,没有万人坑,能吃饱饭,就是幸福"。
到底值不值得看?
说了这么多,那这片子到底值不值得去看呢?我觉得要看你的期待是什么。
如果你对电影艺术性要求不高,只是想通过电影了解历史、接受爱国教育,那么《731》基本能满足需求。影片确实展现了日军的残暴,通过视觉冲击让观众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
但如果你从专业电影制作角度评判,《731》在剧情编排、人物塑造、细节考据等方面确实存在明显不足,难以达到精品电影的标准。
不管怎么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远是我们不变的责任。电影或许有各种不足,但它让我们再次关注那段历史,讨论那段历史,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你怎么看?你会去电影院支持这部《731》吗?
来源:city电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