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票房成绩优异:电影《731》上映首日 25.6 万场,打破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等 10 项纪录。上映 5 时 1 分后,综合票房破 2 亿,还拿下 2025 年 9 月战争片内地票房冠军、2025 年第 37 周内地票房冠军等
电影《731》于 2025 年 9 月 18 日正式上映,上映后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较高评价,以下是具体情况:
票房成绩优异:电影《731》上映首日 25.6 万场,打破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等 10 项纪录。上映 5 时 1 分后,综合票房破 2 亿,还拿下 2025 年 9 月战争片内地票房冠军、2025 年第 37 周内地票房冠军等 34 项里程碑。
观众反响强烈:影片放映现场氛围肃穆,观众席上不断响起抽泣声,人们环抱双臂、攥着拳头,传递出内心无法掩饰的愤怒、悲恸与敬畏。有观众表示,电影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残酷,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历史还原度高:影片采用 4K 拍摄与特效化妆,细节极为逼真,通过可视化证据链,如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细菌战等,撕破历史伪装,将抽象数字转化为具象生命故事,成为反击篡改史实的铁证。
演员演技出色: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中生代戏骨的出色表演,为影片质量提供了保障。姜武饰演的男主形象生动,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神秘且演技精湛,李乃文饰演的顾博轩情绪到位,代入感极强。
主题意义深刻:电影不仅是对一段黑暗历史的影像化重现,更是对全人类良知与道德底线的深刻叩问。它提醒人们铭记历史,警惕军国主义复活,同时也为未来文明发展提供了一面残酷的警示镜鉴。
电影《731》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与导演赵林山的巨大付出密不可分,为创作电影《731》,导演赵林山做出了诸多努力,具体如下:
坚持不懈的原因
赵林山在取证过程中,唯一能让他坚持11年不放弃的原因,就是日本731部队头目——战犯石井四郎后代所说的一句话,“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
当时,赵林山听到这句话,感觉自己又被侵略了一次。在痛定思痛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还原历史真相,警醒世人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在导演赵林山看来,《731》讲述的残酷历史已经从个人的认知上升到群体的认知,甚至国家的认知,未来或许上升为全人类社会的记忆。
长期筹备与史料搜集
赵林山筹备这部电影长达 11 年,他带领主创团队耗时 10 年,走访搜集史料、查阅资料超百万字。他还从日本陆续收集了大量日军侵华期间日本特派记者拍摄的战地新闻、战地图片等史料,包括 8000 页美国解密的《731 部队报告》、423 小时 731 部队原队员的口述证言影像资料等。
精心打磨剧本
赵林山用 6 年时间从收集的史料中进行提炼再创作,剧本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的变化都有纸质记录,堆积如山。他耗时十年打磨剧本,力求 “让历史自己发声”。
追求拍摄细节的真实
在制作层面,赵林山以近乎苛刻的态度追求真实,大到四方楼场地的全景搭建、建造 “特别移送” 的火车车厢,小到人物装造细节、衣服缝线位置都经过反复琢磨。片中的所有道具,全是当年日军逃跑时遗留下来并通过考古挖掘出来的罪证实物。
其中一幕人体解剖孕妇肚子中的婴孩,而这个孩子正是导演出生12天的小女儿。
事实上,剧组原本做了一个精致的仿真娃娃,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发现效果较差。
为了追求完美,于是,赵林山主动提出让襁褓中的女儿入镜,副导演听到他这个想法,立马打电话给他的妻子。
“嫂子,导演疯了,他说要抱孩子,你劝劝他吧!”
正在坐月子的李善玉非常平静地说了一句,“回家接我!”
之后,在东北极度严寒的天气里,导演和妻子以及女儿一直在剧组里待着。
深入的情感投入
拍摄过程中,赵林山情感投入极深,有时会流着泪拍完一场戏。作为导演,他还注重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提倡演员围读剧本时提出问题,在前期解决,拍摄时他会在演员化妆时与他们聊聊家常,帮助演员走入角色内心。
《731》预测票房15亿,上映首日票房突破四亿,截止到9月19日下午四点票房4.72亿,今明2天是周末,估计每天四亿不成问题,突破15亿很轻松。由于离国庆档还有11天,《731》的黄金期就在这十几天,估计票房会在20亿左右,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这部花费赵林山11年心血制作的影片《731》,真实可信,表演 到位,值得一看!
来源:顺其自然w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