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全国多家影院的《731》放映厅同时亮起“警钟长鸣”标识。这个特殊时间点的选择意味深长——94年前的同一个夜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随即炮轰沈阳北大营。
银幕上冰冷的手术刀划过,黑暗中传来压抑的呼吸声。94年过去了,那段历史依然鲜活如初,刺痛着每个中国人的心。
今年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全国多家影院的《731》放映厅同时亮起“警钟长鸣”标识。这个特殊时间点的选择意味深长——94年前的同一个夜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随即炮轰沈阳北大营。
在这个充满历史痛感的日子里,电影《731》以惊人的票房表现展现了国人铭记历史的决心。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影片首日票房已突破3亿元人民币,排片场次突破27万场,刷新了中国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等10项纪录。
1931年9月18日的炮声,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在那个夜晚,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周密部署,策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突袭北大营及沈阳。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统辖东北军的张学良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使日军得以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占领东三省省会及主要城镇约1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沈阳陷落不到一周,辽宁全省陷落。很快,整个东北陷落于日寇之手。这一次,中华民族站在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731》这部电影让我们直面历史中最黑暗的篇章。导演赵林山在拍摄前曾参考大量文字报告和影像资料,还原了36种人体实验。
跳蚤、鼠疫、毒气等实验,在影片中陆续被镜头呈现。拥挤的鼠群与跳蚤混养,培养出的病菌又被注射进人体。
冷冻实验中,人体被重复解冻、冷冻;火烧实验中,用做实验体的人被活活焚烧。孙茜饰演的怀孕妈妈林素贤,则是活体解剖实验的受害者。
“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得还要残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许多史实至今仍未完全披露。”
电影《731》以平民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姜武饰演的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特设监狱”,受侵华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伪承诺欺骗。
王永章原本只是个小贩,喜欢吹牛,爱钱。即使被抓后,也还是信奉“钱能通神”。但后续所见,逐渐改变了他。
李乃文饰演的顾博轩刚开始非常胆小怕事,甚至被吓到失禁。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小男孩面临危险时,用假装呼救的方式救下了他。
这些普通人的形象,让我们看到在极端恶境下人性的光辉与嬗变。
日本总有一些极右翼势力不愿意承认,甚至公然否认这些反人性的屠杀举动。他们还试图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这些曾经犯下的罪行。
但历史不会因为他们的否认而消失。电影《731》就是对这种否认的有力回击。它用影像的力量,将历史的真相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731部队的丑恶暴行本不该出现,却因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与邪恶,成为我们无法抹去的伤痛记忆。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和平。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正因为如此,电影结尾喊出的一个个名字,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历史存在的一种证明。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也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94年,但它留给我们的警示依然深刻。“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最深刻教训。
影片中那个一直对生充满希望却依然难逃屠杀命运的死难小孩所说:“这不是个好故事!” 确实,这不是一个好故事,因为它是直白且残酷的真相。
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就是要富国强军,锐意进取,居安思危,常备不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绝不让历史重演。
影院灯亮,观众沉默离场。我擦拭眼角,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2025年9月18日14点00分。
走出影院,阳光刺眼。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熙攘,孩子们在公园里欢笑奔跑。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正在平静地运转。
但今天,看完这部电影,走过这个日子,有些人内心的某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为了血脉中的记忆。
“这不是个好故事”,但它是我们的故事,我们必须讲述下去。
来源:恋曲星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