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东来称赞西贝在很多方面很优秀,强调做好一个企业太不容易,并呼吁“不要不经意间毁掉一个企业”。
前不久西贝陷入“预制菜”风波中,胖东来老板于东来却在社交平台上接连发声。
于东来称赞西贝在很多方面很优秀,强调做好一个企业太不容易,并呼吁“不要不经意间毁掉一个企业”。
然而于东来力挺西贝的言论,却让其深陷舆论漩涡,甚至因此被罗永浩提醒“希望您弄清真相之前,千万不要被损友误导,搅这个浑水,连累了您的名声”。
最终,于东来不得不删除相关言论,并再次将社交媒体账号设为私密状态。
现在于东来又一次“翻车”了。
9月18日,正值九一八事变94周年,电影《731》全球公映,而于东来此前在社交平台上的一句回应,近期却被网友挖出来无限放大,瞬间炸了锅。
有网友在评论区建议让于东来为《731》电影发个声,毕竟有电影院。
于东来却回复说:世界有数不清的仇恨、传播美好比传播仇恨更能使人走向光明。
这话一出,就像往滚烫的油锅里泼了一勺水,瞬间炸锅。
现在关于于东来的讨论彻底沦陷,不少网友愤怒反问:“不铭记仇恨,难道历史就白发生了吗?”
这已经不是于东来第一次因为个人言论和行为而引发争议了。
去年他被曝带团队去日本赏樱,被批“忘本”;最近又公开支持西贝,被网友怒斥“暴露资本嘴脸”。
加上前段时间《731》电影言论,接连曝光的争议,让曾经那个被捧为“良心民族企业”的胖东来,投钱造航母的于东来,人设碎得一地。
更令人不解的是,有网友发现《731》上映后,胖东来影城还在随后大幅削减了《731》的排片。
据购票平台显示,9月18日该片在许昌胖东来影城的排片尚属正常,但9月21日就直接从十几场减到只剩五场。
在国家号召铭记历史、主流媒体积极宣传的背景下,这一反向操作再度引发公众质疑。
很多网友说,于东来这次是“飘了”。
于东来原本或许想借热点表达不同观点、引领舆论,结果却翻车翻得彻底。
这也让我们思考,企业家是否真的懂得舆论场中的民族情绪边界?是否因过往的成功陷入了过度自我认同?
事实上,于东来的发言背后,也折射出了某些民营企业家的典型心态,就是将企业阶段性成功等同于个人认知的胜利,把自身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
胖东来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红利、市场机遇和公众情感的支持,绝非仅凭一己之力。
正如当年马云的争议风波,人民日报如此评论: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
这句话其实适用于每一位企业家,马云也好,于东来也罢,都只不过是享受了时代红利、市场机遇和公众情感的支持,一旦忘了这一点,就容易在公众议题中迷失分寸。
企业家作为公众人物,每一句话都不只是个人观点,更代表企业立场,牵连品牌声誉。
尤其在涉及民族历史、国家情感等底线议题上,更应慎之又慎。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仅体现在经营能力上,也体现在对社会情绪与历史记忆的尊重中。
于东来这一系列的翻车,不仅消耗了公众好感,也提醒了所有企业,品牌信誉建立不易,而崩塌可能只在一夜之间。
民族情感不是流量密码,历史更不容轻描淡写,企业家可以有个性,但不能没分寸,可以表达观点,但更要懂得话语背后的重量。
如今,再度隐藏账号的于东来或许能暂避风波,但信任一旦撕裂,修补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来源:王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