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阴霾的天,让人压抑到无法呼吸的《731》,走进影院前,曾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推开了大门。
阴霾的天,让人压抑到无法呼吸的《731》,走进影院前,曾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推开了大门。
一只绝望的手伸向天空,是控诉,更是哀鸣!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表面上风平浪静,小贩王永章正在贩卖着他的“产品”。
可没来由的,他就被抓进了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与王永章一起被抓的,还有数十人,这些人全是一脸的惊恐与无助。
在毫无尊严地被脱去衣衫后,他们被扔进了大浴池,正在懵圈中,浴池门被打开,跑进了几个说着外国话的人。
这些人一进门就大声报着自己的名字,王永章很不以为然,他小声嘟囔着,谁会记住这些名字。
几声枪响,破门而入的鬼子兵,开枪射杀了他们,由于王永章能听懂几句外语,他就被鬼子安排担任了“牢头”。
说“牢头”其实也没有什么自由,王永章的任务,就是每天喊着“健康换自由”,给狱友们发放食物。
被关押的地方很是诡异,看着一尘不染环境很优渥,而给犯人们的口粮,更是精细到每顿都有水果与白面。
当第一次吃到饺子时,王永章还以为这是“断头饭”,没想到,他没有死反而被委以了“重任”。
刚进来时,王永章也曾反抗过,可一顿酷刑后,他被迫接受了现实。
活动空间有了,王永章开始探求秘密,很快,他就发现了这里比地狱还要可怕。
原来,看似美好的背后,全是杀戮与任人宰割,日军的第七三一部队,打着“防疫给水”的幌子,暗中进行着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
在这间“特设监狱”里,与王永章一起被囚禁的,除了大量无辜的平民以外,还有很多的外国人。
在这里,日寇将这些人视为任人宰割的实验品,在一个个冠名“文明”的实验室里,狱友们被当成小白鼠肆意迫害。
冻伤室里,男人的手脚被冻得僵硬如石,重击下,它们变成了粉碎,男人惨烈的哀嚎让人根本无法直视。
而毒气测试里,无辜的人们,在毒气的侵蚀下痛苦地挣扎、窒息。
最让人恐怖的是活体解剖,冰冷的手术刀划过鲜活的躯体,鲜血四溅,而野兽们还在狂笑。
王永章不敢再继续看下去,每一个场景都如同噩梦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在清楚了鬼子的残忍与邪恶后,王永章心中的愤怒,像火焰般熊熊燃烧了起来,为了自己也为了无辜狱友,他决定带领大家越狱,逃离这个人间地狱。
可鬼子的狡猾与奸诈远超想象,越狱的过程危机四伏,精心策划后,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日军的巡逻。
当他们以为终于可以重见天日时,却落入了日寇精心布置的陷阱,最后,他们被押送到郊外,成为细菌炸弹爆炸实验的牺牲品。
面对这绝境,众人没有选择屈服,而是爆发了最后的抗争,坑里的人用尽最后的力气,与鬼子展开了殊死搏斗,哪怕知道这是以卵击石,也毫不退缩。
可最后,他们全部死在了黎明的前夕,“无一人生还”几个大字重击着胸口,眼泪再也忍不住喷涌而出。
看《归队》哭了无数场,心疼、难过、愤恨、压抑,难过的心情,好多天都无法平复。
十四年的抗争太不容易了,本以为,田小贵是最惨烈的人,没想到,今天的认知再次被刷新,原来,魔鬼的恶,根本无法用笔墨去形容。
在影片中听到最多是的,“你自由了”,说这话时,鬼子还假惺惺地鞠了一个躬,那一躬真是将本子的伪善,给表现到了极致。
狱中,有个编号是三位数的男人,从他的言行举止看,他似乎有悖于正常人。
王永章的编号是四位数,刚进来时,他对这个男人有些发怵。
男人话不多,还养了一只老鼠,而怪异的行为,是他存活的关键。
看得出,男人在这里待了很久,那满墙的标签与符号,直看的王永章脊背发凉。
本以为,这个男人能活到最后,可最终他还是死在了鬼子的刀下,他的死是为了保护新生命与希望。
原来,男人早就深知鬼子的虚伪,他自知等不到自由,为了不让单纯的小男孩,受实验的痛苦折磨,他想用枕头让男孩早日解脱。
而最终,他还是没有下去手,因为,他不是魔鬼,干不了魔鬼的行径。
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是狱中被关押很久的囚犯,虽然镜头并不多。
可老戏骨就是老戏骨,只用绝望的眼神与麻木的行为,就将一位自知生命已经倒计时的人,给演绎到出神入化。
最后,他用自己的生命,撕开了日寇“健康换自由”的鬼话,
通过深情的表演,王志文将杜存山内心的绝望和对自由的渴望,给展现到淋漓尽致。
临死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悲壮和坚定,让观众为之动容。
在杜存山的隔壁,关着一个小女孩与一个孕妇。
孙茜饰演的林素贤,入狱时已怀有身孕,第一次看到杜存山的老鼠时,她惊声尖叫。
而那个小女孩,则开心地将老鼠放在手心里,在那个可怕的地方,老鼠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可爱的小女孩很单纯,她笑着对林素贤说:“抽血可以换一个苹果”。
看得出,鬼子已经对孩子们进行了洗脑,而十恶不赦的石井四郎身边,围坐的是与小女孩一样的被洗脑者。
这些孩子与狱中的小女孩一样可爱,只是,她们与女鬼子今村加代一样,脖子上都有一个樱花烙印。
为何这些孩子身上会有如此的标签呢?因为,他们是活体解剖的实验品。
这是一项专门针对孕妇的实验,这些魔鬼们将孕妇腹中的胎儿,在不同的月份取出,而他们则成了“出生就死亡”的实验品。
1月到10月是他们的称呼,细思极恐的是,石井四郎的身边,就有一个叫八月的女孩,真是不敢再想像下去。
作为孕妇,林素贤极力保护着自己和腹中孩子,可逃亡途中,她亲眼见证了丈夫的死亡。
而她,最终也没能逃脱被活体解剖的厄运,最后出现在石井四郎身边的那个婴儿,正是林素贤被活体解剖下来的孩子。
那双来自母亲的小白鞋,让人泪目的同时,孩子的命运更是细思极恐。
影片的筹备拍摄历时十余年,这期间,创作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深入731部队本部遗址进行调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从史实的核对,到场景的复原,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严谨。
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731部队实验室的布局、实验器材的摆放,都与历史资料中的记载高度吻合,就连日军士兵的服装、武器,也都经过精心考证和制作。
通过这些细节的还原,观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黑暗的时代,直观地感受到了731部队罪行的严重性。
这种严谨的历史还原,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观众的负责。
与以往一些单纯展现日军暴行的影片不同,电影《731》跳出了“符号化叙事”的框架。
它没有将日军简单地刻画成邪恶的符号,也没有将受害者塑造成毫无个性的群体。
片中主要聚焦于小人物的遭遇,通过深入挖掘展现其“恶的成因”。
影片中,施暴者并非都是天生的恶魔,他们在日军的洗脑和扭曲的环境下,人性逐渐被扭曲。
而受害者们,在面对绝境时,他们展现出了顽强的尊严和抗争精神,通过刻画这些细节,影片兼具了历史深度与人文厚度。
影片选择在9月18日上映,这一特殊的日子具有深远的意义。
9月18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它提醒着我们那段被侵略、被屈辱的历史。
在这个日子上映《731》,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敲响了一记警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
同时,它更能够激发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让历史记忆转化为和平守望的力量,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捍卫国 家的尊严和和平。
来源:听雪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