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的电影口味是不是正在和上一代彻底分裂?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2:28 6

摘要:如库布里克的《杀手》,我们现在知道这是一部经典的重复线性故事,盖·里奇、昆汀、宁浩的成名之作都模仿了该片。

彻底分裂谈不上,这个问题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有人正在年轻,你自己青春时和成熟后喜欢的东西还不一样呢。

对于烂片而言,不存在分裂,有异食癖的少数群体除外。

但就好片来说,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年纪、时代、环境、口味、认知不同,当下的审美就会有差异。

如库布里克的《杀手》,我们现在知道这是一部经典的重复线性故事,盖·里奇、昆汀、宁浩的成名之作都模仿了该片。

可在它上映的1956年并没有多少人喜欢,票房惨败,因为那时候的观众更喜欢看《卡萨布兰卡》《罗马假日》《魂断蓝桥》这类通俗易懂的爱情片。

在当时,这个层次的审美水平就是主流,库布里克的《杀手》,很多观众看不懂。

所以口碑并不佳,不像《罗马假日》它们一样,遵循古典主义叙事,故事大都是单线,最多双线并行。

《杀手》中库布里克打乱了时间线的剪辑方法,用不同角度讲述同一事件,又以至少五条线交织讲述故事。

那个年代的观众并不习惯这种超前的拍摄方式,难免会看得云里雾里,一旦看电影犯了迷糊,该片就极有可能被评价为一般。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各类先锋电影的层出不穷,观众接受了电影的不同叙述方式以及各异的视听语言,《杀手》登堂入室,成为经典。

再比如胡金铨的《山中传奇》,文字时代的产物,可以用来研究和欣赏,可在可看度上已经不适应影像时代了。

慢节奏的先看后想终究会被快节奏的拿来主义所抛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与观看习惯,而《山中传奇》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

在时间的长河中,《山中传奇》会沉淀下来,但不会被大众喜欢,因为看这种电影需要静心和耐心,这就是时代一变,电影会变,观众也随之而变的原因。

大师们晚年的作者电影或作家电影大都因未曾改变自己的风格而不被观众所追捧。

是因为他们或不考虑观众,只在乎艺术了,或思想跟不上时代,难以接受新事物了,或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中了。

毫无疑问,《山中传奇》是一部好电影,故事更是《聊斋志异》那一款。

无论是氛围营造,还是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式,都像当年蒲松龄在山脚开一茶摊,听过路歇脚的走卒贩夫讲各种奇闻轶事,而蒲松龄为之入迷一样。

可是这种你说我听的叙事结构,如果不能立马让观众感兴趣就会被三个多小时的时长劝退,这不是胡金铨的错,更不是观众的错,而是说书这一形式已经落伍了。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有人正在年轻,电影也是如此,有些电影老了,与年轻人有了代沟,被年轻人所遗忘,但会被电影史记住。

所以不必杞人忧天,推陈出新本就是时代的底色,任何文艺创作只是时代的注脚,观众也不会一成不变,唯一不变的是都要看自己喜欢的。

来源:闲人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