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见过全场观众集体沉默的影院吗?没有爆米花的脆响,没有窃窃私语的交流,甚至连呼吸声都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你见过全场观众集体沉默的影院吗?没有爆米花的脆响,没有窃窃私语的交流,甚至连呼吸声都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9 月 18 日,电影《731》首映场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 片尾 3513 个名字缓缓爬满大屏幕时,黑暗里只有压抑的抽泣,直到李乃文那句 :
“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全场再也忍不住,眼泪彻底决堤。
这部被观众称为 “今年最难受电影” 的作品,首日票房就炸出 3 亿,还一口气打破 10 项纪录:单日排片 27.2 万场,创下中国影史新高;
工作日首映上座率仍有 22%,票房占比更是飙到 97%—— 几乎所有走进影院的人,都选择了这部沉重的片子。
可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说 “镜头太血腥,孩子根本不能看”;有人觉得 “都过去这么久了,没必要再揭伤疤”;甚至日本外务省曾 23 次施压要求改片名、删镜头。
一边是观众哭着点赞,一边是各种质疑和阻挠,《731》到底拍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非要去看这部 “让人难受” 的电影?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部不是 “爽片”,却是 “必修课” 的作品。
先说说让无数观众攥紧拳头的第一个场景:日军拿稻草当 “靶子” 的镜头。
画面里,士兵举着刺刀朝堆好的稻草猛扎下去,可滴下来的不是稻草碎屑,而是鲜红的血 —— 你这才反应过来,稻草下面藏着活生生的人。
那一刻影院里静得可怕,没人敢说话,只能看着屏幕上的血一点点渗进泥土里。
有网友在评论里说:“我以为是道具,直到看见血的颜色,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不是怕,是恨。”
这不是导演故意渲染血腥,而是 731 部队真实的暴行。
电影里,所有受害者都被剥夺了名字,只被叫做 “圆木”。就像对待没有生命的木头一样,随意用来做实验。
姜武饰演的王永章,就是这些 “圆木” 里的一个。
他本来是哈尔滨平房区的普通小贩,就因为送食物时误闯了 731 的地盘,被直接关进 “特设监狱”。
一开始他还抱着幻想,觉得只要配合实验就能活下去,可很快他就明白,这里根本没有 “活下去” 的可能。
第二个让人心脏揪紧的场景,是孙茜饰演的林素贤被活体解剖的片段。
镜头里,她被迷晕后抬上手术台,清晰地展现出每一个细节 —— 医生戴着白手套的手拿起手术刀,皮肤被划开的纹理,还有她在麻醉失效时微弱的挣扎。
她本来是个老师啊,会温柔地给学生讲课,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可在 731 部队里,她连喊疼的权利都没有!
影院里好多观众当场捂住眼睛,可又忍不住从指缝里看,有位阿姨甚至哭出了声:
“这哪是电影啊,这是真真切切的人命啊!”
孙茜在采访里说,拍这场戏时她全程紧绷,哭到结束后好久都缓不过来。
就算是光看着这些画面,就能让人感觉到深入骨髓的绝望!
“我一想到当年真的有女性经历过这些,就觉得浑身发冷。我不是在演一个角色,是在替那些没来得及留下名字的受害者说话。”
而这样的场景,在真实的 731 部队里,每天都在发生。
不仅仅有无辜的孕妇,还有无辜的小孩!那些小小的婴儿,还没有来得及见到阳光,就永远的沉睡在福尔马林溶液当中。
电影里展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馆长金成民早就说过:
“真实的历史,比电影里拍的还要残酷一百倍。”
最让人意难平的,是第三个场景:王永章的 “越狱”。
被关押久了,王永章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被实验折磨死,终于下定决心要逃出去。
他跟着其他囚犯偷偷策划,趁着夜色摸向大门,眼看就要摸到自由的曙光,可一声枪响打破了所有希望。
这根本就是日军设下的陷阱,他们就像看猎物挣扎一样,看着囚犯们在绝望里奔跑。
最后,王永章被逼着参与细菌炸弹实验,镜头定格在他倒下的那一刻,眼睛还望着远方,那里是他再也回不去的家。
姜武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提前三个月查阅资料,瘦了 15 斤。
王永章不是英雄,就是个想活下去的普通人,可就是这份‘普通’,才更让人心疼 —— 他没做错任何事,却要承受这么多痛苦。
有观众看完说:“姜武的眼神太戳人了,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恐惧,再到最后的绝望,我好像跟着他走了一遭地狱。”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沉重的电影,花钱找罪受值得吗?
其实电影里三位主演早就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 姜武、李乃文、王志文,全都是零片酬出演。
李乃文饰演的顾博轩,为了寻找怀孕的妻子误入魔窟,最后把生还的机会让给了年轻狱友;
王志文演的杜存山,知道自己活不下去,就用生命收集日军的罪证,他在电影里的每一个眼神,都藏着无尽的悲凉。
他们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
就像导演赵林山说的:“我们拍的不是电影,是证据。”
这些证据,是给那些被叫做 “圆木” 的受害者的交代,也是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提醒 !
历史从来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人,被残忍剥夺生命的真相。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不仅打动了中国人,连一些日本人都在盼着能在日本上映。
中国驻日大使馆在社交平台分享电影消息后,有日本网友留言:“我想看看真实的 731 是什么样的,学校里从来没教过这些。”
这或许就是《731》最大的意义!它不是要煽动仇恨,而是要让全世界知道,有些罪行不能被遗忘,有些真相必须被看见。
有人说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可真的能过去吗?
当我们看到电影里冻伤的皮肤、毒气下的挣扎,看到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受害者,就该明白:
遗忘才是对受害者最大的背叛。就像网友说的:“我宁愿哭着看完这部电影,也不想将来我的孩子问起 731 时,我只能说‘不知道’。”
《731》的胜利,从来不是票房破了多少亿,而是它让更多人记住了那些被叫做 “圆木” 的人,记住了他们也是有名字、有亲人的普通人。
片尾那些缓缓滚动的名字,不是冰冷的字符,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
他们本该有自己的人生,却被战争和暴行永远定格在黑暗里。
李乃文那句 “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在我们的心里”,不是一句台词,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该记住的承诺。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外面的阳光很暖,可我却想起了电影里那些再也见不到阳光的人。
或许这就是我们必须看《731》的原因:不是为了沉溺于痛苦,而是为了珍惜现在的和平,为了不让历史重演。
最后想问大家:如果你的朋友说 “这部电影太难受,不想看”,你会怎么劝他?是告诉他 “别找罪受”,还是会说 “有些痛,我们必须记得”?
我想,答案其实早就藏在那些走进影院的观众眼里。
他们流的泪,攥紧的拳头,都是对历史最好的敬畏,也是对未来最好的守护。
毕竟,只有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
来源:南破青丝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