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光很足,秋初的中午还是有点燥热,走出电影院的我心却凉凉的,每一步都很沉重。实在不敢想象,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那些残忍、痛苦,全都是档案里白纸黑字记载过,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电影《731》刚上映,我就迫不及待跑去离家最近的电影院,花125分钟,看完了这部电影,心里有很多话要说。
阳光很足,秋初的中午还是有点燥热,走出电影院的我心却凉凉的,每一步都很沉重。实在不敢想象,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那些残忍、痛苦,全都是档案里白纸黑字记载过,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电影镜头没有多“猛”,它只是太真了,甚至可以说,电影没有过多演绎,只是把历史档案“零误差”地影像化了。
有一个场景,是日军用热气球吊着几个陶瓷罐缓缓升空,在百米高空突然引爆,罐体碎裂,密密麻麻的跳蚤如黑雾般散开。
这一幕,我看得浑身发冷。来之前,我在网上刷到过这个东西的实拍照片,历史档案中,这种陶瓷炸弹真实存在。它们叫“石井式细菌陶瓷弹”,是731部队头目石井四郎亲自参与设计的生化武器。
罐里装着鼠疫、霍乱等致命病菌的携带者跳蚤,日军通过在低空引爆,确保跳蚤不被炸死,却能大面积扩散,感染抗日军民。这根本不是战争用的传统炸弹,这是细菌虐杀!是反人类的罪行!
还有一场戏,是日本兵把中国战俘绑在柱子上,在距离他们十到二十米处引爆“开花炸弹”。受害者头部和背部用金属板和棉被保护起来,但腿和臀部却完全暴露。炸弹一响,弹片四溅,所有人受伤感染,七天之内全部在剧痛中死亡。
这场戏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在历史审判材料中找到对应。
原731部队训练教育部长西俊英曾在供词中明确描述:“10名中国战俘被绑在柱子上,炸弹在10~20米外引爆……他们的脚和臀部裸露在外,最终全部感染坏疽而死。”
最让我起鸡皮疙瘩的,是电影对“编号系统”的还原。每个被关进731监狱的人,都会被赋予一个三位或四位数字的编号。电影中,能清楚看到受害者衣服上绣着编号,死者的名牌也被整齐存放。
历史上,731部队就是用编号来“管理”活体实验对象的。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跨部门调度、记录数据、追踪病程。本质上是将人“物化”,变成可重复使用的“实验材料”。现存档案中,甚至还有编号牌被循环使用的痕迹。因为人“消耗”得太快,大致两天就“用掉”三个人,就像是“取之不尽”的医用耗材。
还有小白鼠。电影里不止一次出现它们的身影,有的被注射病毒,有的和受害者关在一起,有的成群窜动。它们是731部队细菌繁殖的关键载体,由于人体并不是鼠疫杆菌等病菌的最佳培养环境,要想大规模复制细菌,必须依靠小白鼠。电影中穿防化服的人看着笼中跳起的小鼠,接着将病毒液注入鼠体。这些看着极为残忍的画面,不是为了营造恐怖氛围,而是为了真实还原731的细菌制备流程。
《731》用了8000页的解密档案和423小时的影像资料,还原了历史。
它没刻意煽情,没滥用暴力,只是冷静而准确地把事实摊开给你看。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考,甚至器械摆放、操作动线都几乎跟档案图一致。这已经不是“像”,而是“是”。它不是在“讲述”历史,它是在“重现”历史。它让我们记住:731部队不是虚构的恶魔,而是真实存在过的反人类组织。
因为只有承认历史发生了什么,我们才能确保它不再发生。因为我们不能替祖辈原谅,我们只能替他们记住。
来源:室月舒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