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作家怒批电影《731》!把民族伤痛包装成商业奇观,女大佐有美化之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7:56 1

摘要:昨天,电影《731》正式上映,票房成绩可谓相当亮眼。截至当日 19 时 53 分,单日票房突破 3 亿,成功刷新中国影史纪录,还一举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 。

昨天,电影《731》正式上映,票房成绩可谓相当亮眼。截至当日 19 时 53 分,单日票房突破 3 亿,成功刷新中国影史纪录,还一举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 。

预售阶段,影片也表现不俗,9 月 4 日开启预售,到 9 月 5 日上午 11 时许,预售总票房就达到了 1000 万,预售观影人次超过 26 万,9 月 18 日上映首日的预售场次突破 10 万场 。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观众对这段历史题材的关注和期待。

随着影片上映,口碑也随之而来,评价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势。


不少博主对电影《731》赞誉有加。他们认为,尽管影片中的血腥镜头不多,却营造出了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氛围感。观众即便走出电影院,那种窒息感依然挥之不去。

还有博主分享,观影结束后,大家都沉浸在沉重的情绪中,纷纷叹气,沉默不语。影片中所展现的绝望,让人倒吸凉气,侵华日军 731 部队的所作所为泯灭人性、反人类,整个影片透着阴森冰冷的气息。


从剧情来看,导演借助姜武饰演的王子阳这一角色的转变与觉醒,策划了一场集体越狱行动,目的是将 731 部队的真相公之于众,揭开所谓 “大东亚繁荣” 的虚假外衣。

“死亡即是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回家”,这一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前半段影片的悬念感,而这种悬念背后带来的却是更深层次的绝望。在场景布置和人物关系的塑造上,整部电影极为冰冷诡异,毫无血色与感情,弥漫着悲伤绝望的氛围,却又有一种别样的 “血色浪漫”。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被囚禁的中国人对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一无所知,而疯狂的日本人妄图凭借细菌弹征服世界,双方都深陷绝望,被困在这座人间魔窟中等待着未知的结局。

不过,有好评自然也有差评,而且差评数量着实不少。一位时尚作家就对这部影片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这部所谓的 “揭秘” 之作,实则是把民族伤痛包装成了商业奇观。

他言辞激烈地质问创作者,如此呈现,是否对得起千千万万遇难者的血泪 ?该作家还分享了自己的观影体验,直言在观影过程中看了四次手机,满心期待着影片能快点结束。

在他看来,如此严肃且悲惨的民族灾难,被姜武演绎出了戏谑搞笑的感觉,实在是不恰当。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影片中的女大佐形象似乎存在美化之嫌,这让他感到十分尴尬 。

这位时尚作家还表示,自己原本曾发帖呼吁大家一定要去看《731》,但在观影之后,默默地删掉了这条帖子。他认为,勿忘国耻需要的是基于真实的勇气,而不是银幕上呈现出的虚假悲情。

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艺术表达形式,有责任和义务真实、严肃地呈现历史。在面对像 731 部队这样沉重的历史题材时,创作者更应怀着敬畏之心,确保对历史的还原是准确且尊重的。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电影的商业属性,但商业成功绝不能以牺牲历史真实性和民族情感为代价。

平心而论,电影《731》的上映,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其积极意义。众多观众走进影院,表明大家对历史的重视和铭记。

然而,影片存在的争议点也提醒着电影创作者们,在创作此类题材时,需要更加谨慎、用心,平衡好艺术创作、商业考量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希望未来再有同类型题材的影片出现时,能够真正做到让观众在感受历史震撼的同时,也能认可影片的创作诚意。

来源:文史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