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影的世界里,为了追求艺术的真实,创作者们往往会做出一些大胆且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而电影《731》的导演赵林山,就因一个特殊的选角决定,引发了大众的热议——他让刚出生十几天的女儿,出演了影片中日军剖腹取婴的镜头。
在电影的世界里,为了追求艺术的真实,创作者们往往会做出一些大胆且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而电影《731》的导演赵林山,就因一个特殊的选角决定,引发了大众的热议——他让刚出生十几天的女儿,出演了影片中日军剖腹取婴的镜头。
电影《731》以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为主题,为了真实还原这段沉重的历史,整个创作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导演赵林山筹备八年,查阅超百万字文献资料 ,不放过任何一个历史细节;拍摄时,大到四方楼场地的全景搭建,小到人物妆造细节,都力求“有史可依”。
在拍摄日军剖腹取婴这一关键场景时,剧组最初制作了一个精致的仿真娃娃。然而,在实际拍摄中,无论从动作的灵动性,还是生命的真实质感,仿真娃娃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无法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残酷与悲痛。时间紧迫,剧组又难以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赵林山在反复权衡后,做出了一个震惊众人的决定——让自己刚出生十几天的女儿来“救场”。
这一决定并非草率为之,剧组在拍摄前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预案,拍摄现场全程有专业医护人员待命,为婴儿提供实时健康监测;所有拍摄设备都经过特殊处理,确保无噪音、无强光刺激;导演夫妇更是寸步不离,全程亲自守护在女儿身旁;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都控制在最短时间内,力求在不影响婴儿健康的前提下,完成这一特殊的艺术创作。
这一镜头在影片中虽然只有短短几秒,却成为了全片最具冲击力的片段之一。观众在观影时,看到那真实的婴儿,被日军残忍地从孕妇腹中取出,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以及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痛。许多观众掩面落泪或不敢直视,这一镜头也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了731部队的残暴和战争的残酷。
赵林山导演让女儿出演这一镜头,是对历史真实的极致追求。在他看来,只有真实的生命,才能唤醒观众对历史罪行的深刻认知。这段黑暗的历史本身就是反人类、反伦理的,如果用虚假的道具,反而可能弱化其残酷性。他用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让我们直面历史中最血腥的部分,这是对遇难者最基本的尊重。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一些关于艺术创作与伦理道德的讨论。有人担心婴儿的健康和安全,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突破了伦理底线。但不可否认的是,导演的出发点是为了还原历史,让更多人铭记这段惨痛的过去。在确保婴儿安全的前提下,这种为了艺术创作而做出的牺牲,也让我们看到了电影人的责任与担当。
电影《731》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部普通影片的范畴。它是对历史的铭记,是对和平的呼唤。而导演赵林山让女儿出演的这一决定,也成为了电影背后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部电影所承载的历史重量。
来源:雪花放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