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鬼子都是日籍,观众捂嘴发抖,日议员:能在日本上映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22:06 6

摘要:这份 “真实”,恰恰藏在导演赵林山最较真的选角里。他放着熟悉的中国演员不用,花三个月跨国协调,把 80 多位日籍演员请到片场,从 731 部队头目石井四郎到普通士兵,一个本土演员都没掺。

“有些电影,不是用来‘好看’的,是用来‘记住’的。”

9 月 18 日,电影《731》上映首日就让无数影院陷入沉默 —— 影厅里此起彼伏的压抑喘息、观众攥紧纸巾捂嘴发抖的模样,成了最戳心的观影注脚。

而比画面更震撼的是:所有日本角色全由日籍演员出演,连日本议员都忍不住公开追问 “会不会在日本上映”,这份跨越国界的历史叩问,远比票房数字更有分量。

这份 “真实”,恰恰藏在导演赵林山最较真的选角里。他放着熟悉的中国演员不用,花三个月跨国协调,把 80 多位日籍演员请到片场,从 731 部队头目石井四郎到普通士兵,一个本土演员都没掺。

后来才知道,这些日籍演员为了还原角色,付出的远比想象中更多。平田康之提前泡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三个月,对着石井四郎的旧照片模仿神态,连握笔的姿势都复刻得丝毫不差。

涩谷天马演军医太田时,有场活体解剖戏,他主动要求导演 “别加滤镜,越真实越好”,拍摄结束后坦言 “每一个动作都像在叩问良心”。最让我动容的是铃木松阳,他只是给日军士兵配音,却特意飞到哈尔滨祭拜受害者,说 “参与这部电影,是给良心赎罪”。

这些演员的坚持,让影片跳出了 “脸谱化反派” 的怪圈。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没有刻意狰狞的表情,可平田康之在下达屠杀命令时轻描淡写的语气,涩谷天马记录实验数据时冷漠的眼神,反而把侵略者的伪善与残忍刻进了骨子里。

有观众说:“以前看抗战剧觉得‘日本人就是坏’,但这部里的角色让你明白,恶是藏在日常里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就在国内观众被历史真相刺痛时,日本那边传来了耐人寻味的声音。日本参议院议员山添拓在国会公开提及这部电影,虽然没直接说 “想看”,但一句 “这样的作品是否能在日本上映”,瞬间戳中了大家的痛处。

要知道,山添拓此前就两次在国会呼吁政府承认731罪行,还拿出防卫省保存的池田苗夫记录 —— 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毒气实验中受害者呕吐、神经障碍的细节,可日本政府至今仍以 “无法确认真实性” 搪塞。

不过这部电影也并非全无争议,有观众吐槽节奏混乱、场景粗糙,觉得 “辜负了好题材”。但在我看来,即便有艺术上的瑕疵,它至少做到了最关键的事 —— 把被掩盖的真相摆到了阳光下。

就像铃木松阳说的:“当 731 部队进行活体解剖时,受害者从未有选择‘不看’的权利,现在我们也没资格回避。” 那些觉得 “画面太残酷” 的人或许忘了,历史本身比电影更血腥,我们回避的每一秒,都是对受害者的辜负。

如今《731》的票房还在攀升,但比起数字,更珍贵的是它带来的讨论。有人看完后带孩子去参观罪证陈列馆,有人在社交平台分享历史资料,还有日本网友留言 “希望能在本土看到,我们需要知道真相”。

这些自发的行动,恰恰印证了导演的初心: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

我突然明白,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不是让我们流泪,而是让我们记住 —— 那些在黑暗中逝去的生命,从来不该被遗忘。

来源:爱看新闻的竹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