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必须跟你说,昨天《731》在哈尔滨的首映现场,导演赵林山说着说着突然哽咽——那个画面我现在想起来鼻子还发酸。
我必须跟你说,昨天《731》在哈尔滨的首映现场,导演赵林山说着说着突然哽咽——那个画面我现在想起来鼻子还发酸。
他说:“首映必须放在哈尔滨,是对逝去的人一种告慰。”
就这一句,我眼泪差点没绷住。
你们知道吗,我从小在历史书上看“731部队”这四个字,都像隔着一层雾。直到看了这片子——我的天,我才明白什么叫“历史的重量压得人喘不过气”。
冻伤实验、毒气仓、活体解剖……尤其是那段对孕妇下手的戏,电影院裡我前后左右的人全在掏纸巾。后排一个大哥从哽咽到忍不住抽泣,到最后灯光亮起时,他还在那捂着脸抖肩膀。
说实话,我自认算是个能扛得住血腥镜头的人。但这部电影,根本不止是“血腥”。它是一种细思极恐的残忍——是你明知道这些事真实发生过,而你坐在影厅软椅上,却连直视的勇气都在一点点瓦解。
散场之后,我站在走廊发呆整整五分钟。手机震动才回过神来,是我妈问我“看完没,怎么样”,我愣是不知道该回什么。最后只打了四个字:“难以形容”。
但我真正想说的是:
为什么我们现在才等到这样一部电影?
为什么731的真相被遮蔽了这么多年?
那些说什么“战争都过去了,要向前看”的人——你们真的配替那些被当成‘木头’烧干、剖开、冻碎的人原谅吗?
我不原谅。
我没资格原谅。
这部电影也不试图让你原谅。
它只是把3513个有名字的人……终于还给了历史。
映后有一个细节我印象极深:
李乃文红着眼睛说,“他们有名字”。
就这五个字,像一记闷拳打在我胸口。
因为我们以前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只是“大量受害者”、“无数牺牲”……但这部电影,把那些被剥夺姓名、编号成“原木”的人——重新变成了“人”。
更让我睡不着的是——
热搜上那个#人体含水量是731把人烤干后得来的数据#
我点进去那一刻,浑身汗毛倒立。
我们从小到大熟记的“科普常识”,背后竟然浸泡着同胞的血泪?这哪是什么数据,这根本是墓志铭!
所以我真的忍不住要说:这部电影的存在,根本不是“又一部战争片”。
它是一面镜子,照出历史的暗角,也照见我们——遗忘,是不是另一种背叛?
坦白说,我到现在都没完全缓过来。
有些镜头在我脑子里反复闪回。
但它值得看,必须看。
哪怕得扶着墙走出去。
别忘了:他们经历过,我们得记住。
来源:暖心文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