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731》太沉重:镜头冲击力太强太震撼,值得每位中国人去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6:28 1

摘要:9月18日,电影《731》正式上映,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了电影,看完内心非常沉重,一句话概括:导演与演员们很良心,绝对是部好电影,值得每个中国人去看!

9月18日,电影《731》正式上映,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了电影,看完内心非常沉重,一句话概括:导演与演员们很良心,绝对是部好电影,值得每个中国人去看!

下面谈几个感受最深的地方。

影片中关于冻伤实验的场景,可以说让人几乎窒息。

日军将囚徒的手臂浸泡到零下几十度的冰水中,直至皮肤冻成青紫,再用木棍敲击。镜头还专门特写冰层碎裂与惨叫交织的画面,电影没有音乐等过度的渲染,但是让观众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与绝望。

还有一个就是毒气实验的镜头,更是惨绝人寰。

在密闭的空间内,芥子气被灌入,囚徒在痛苦中咳嗽、抽搐、窒息而亡。特别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在毒气中挣扎,最终无力垂下手臂的镜头,与玻璃外日军冷漠记录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日军“反人类”罪行的本质。

这个场景出现的时候,影院鸦雀无声,很多观众目光露出惊恐的神色。

电影里活体解剖片段最令人愤怒,真的非常沉重。

日军对抓来的人,没有麻醉,没有消毒,他们直接对清醒的囚徒进行手术,观察内脏蠕动甚至摘取器官。同胞们当年受到的虐待,被真实体现出来!

电影里有很多让人无法忘记的片段。下面再说一说演员。

《731》是通过小贩王永章的视角展开,姜武演技非常好,他从被迫卷入到最终反抗,代表了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觉醒。王永章眼睛从迷茫到恐惧,再到绝望与愤怒,老戏骨姜武的表演让这一转变真实可信,引发了很大的共鸣。

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自知无法生还,却用生命揭露日军“健康换自由”的谎言。角色的冷静与决绝,透过王志文的演绎,让观众感受到深不见底的悲凉与力量。

电影结局完全尊重历史,真的没有奇迹发生,电影里越狱的囚徒最终落入日军陷阱,无人生还。这一处理忠于历史真相,避免了廉价的期待与希望,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那段历史的残酷与绝望。

导演在电影中没有采用夸张的戏剧化处理,导演用铁锈色的整体色调和惨白色的手术室光线,构建了一座密不透风的心理围墙,影片通过近乎纪录片的真实感,让每一个画面都成为历史的证言。这种克制的叙事手法反而产生了更强的冲击力,牢牢吸引观众。

当大多数电影都在用音乐操纵情绪时,《731》选择了静默——那些没有配乐的痛苦场景反而留下了最强烈的共鸣。这种艺术选择体现了对历史真相的最高尊重。

《731》的观影体验确实让人感到沉重,但是很有必要。它不像那些提供虚假安慰的电影,《731》是用真实的历史碎片拼凑出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与恶的距离。当然,《731》也展现了极端恶劣环境下的人性熹微之光,这一点值得称道。

《731》这部电影最大的正能量在于:它相信观众能够承受真相的重量。没有刻意煽情,没有简单化的善恶二分,而是邀请我们共同思考复杂的人性命题。这种尊重观众智识的态度,在当今电影中实属难得。

《731》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历史课。它让3513名遇难者的名字重新被铭记,它既警示我们历史可能重演,又通过那些微小的人性闪光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依然有能力选择善良。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值得走进影院体验的核心价值。

《731》看了让人很沉重,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看!

来源:影像温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