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看完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4:48 3

摘要:开场之前,我必须先给大家提个醒儿,这部影片确实不建议带小朋友们去看,那些场景,那些历史细节重现,对小孩子冲击力太大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还扛不住这份沉甸甸,血淋淋的民族伤痛...

千呼万唤始出来,电影《731》终于上映了!今天特意赶了个最早场次把这部片子给看完了...

而当我走出影院后,感觉整个人像被抽干了力气,走在阳光底下都觉得有些恍惚。

那份沉重感,不知道怎样表达,更难以形容,我只能沉默,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开场之前,我必须先给大家提个醒儿,这部影片确实不建议带小朋友们去看,那些场景,那些历史细节重现,对小孩子冲击力太大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还扛不住这份沉甸甸,血淋淋的民族伤痛...

不过,我建议各位家长们一定要先收藏好这部电影,等孩子长大成熟了,再让他们去看,因为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也必须让下一代铭记!

另外我想说的是此次片方已经明确标注了18岁以下谨慎观看,而且这种题材涉及人体实验部分,避免不了会有引起生理不适的场景出现...

成年人应该都懂这个道理吧?所以各位家长们就不要再拿孩子出来说事儿了!

你们可以不带孩子去看,没人强迫你们,好吧?接下来进入正题,聊聊我的观影感受...

相较院线以往审核标尺,这次《731》尺度确实被放大了,大到让我在观看中也几度感到不适...

制作团队抱着一种真实是抵抗遗忘的唯一信念,残酷地还原了731部队那些令人发指的暴X细节!

影片里还原了冻伤火烧实验,活体解剖,细菌植入等,人体器官逐渐坏死,失去生机的全过程...

那冰冷实验台,光静置画面,就让人不寒而栗,所有这些非凭空捏造!背后史料皆有据可查!

而在电影画面把控方面,其实已经在原版基础上对一些血腥场景进行了调整和删减...

主要照顾那些承受能力较差的观众。

但即便做了处理,那种触目惊心,深入骨髓的痛感,依然强烈到无以复加!

进影院前,对于《731》我也是有疑虑的...

导演赵林山之前确实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唯一一部《铜雀台》,豆瓣也只有5.3评分。

没有借鉴,没有参考,心里自然打鼓,这种级别的民族伤痛,他能驾驭得住吗?会不会拍砸了?

而看完后,这些担忧烟消云散了...

这次剧本结构相当完整,导演选择了偏纪实风格去拍摄,没有花哨的电影滤镜,没有刻意煽情配乐,整体质感甚至略显朴实,但也正是这种朴实,赋予了它无可比拟的真实感。

它不需要滤镜,因为历史血色就是最好颜料...

影片采用了大量受害者视角进行叙事和表达。

导演任务很清晰,也很关键,就是把那些尘封的确凿史料有力地展现出来...

能做到这一点,这部电影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而在观看过程中,导演运用的两种处理镜头语言的手法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种,是长镜头凝视受害者...

不是快切,不是碎片化展示伤痕,而是用沉稳甚至有些漫长的镜头,直直对着受害者面部情绪去拍,也许是眼睛,也许是嘴角,或者是一条皱纹...

第二种则是运用隐喻镜头代替直白描述...

对于部分调整过的血腥场景,画面巧妙避开转而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传递残酷!

一个留在冰冷器械上的鲜红血指,一双在极寒中剧烈颤抖的手,实验记录本上的文字与解剖台上的温热肢体形成荒谬对比...

类似符号化表达,极大减轻了观众们的生理刺激负担,这份克制,反而更显高明。

《731》上映前,我看到了很多对于这部影片演员阵容的质疑,姜武近期主演作品《老狗》《绑架毛乎乎》评分都没有超过6分,孙茜上一部院线片惨到只有百万票房,靠他们能撑起来吗?

我还是那句话,观影后见真章...

几位主演包括只有一镜两镜的群演们,我觉得表现都非常好,尤其是姜武和王志文,都是老戏骨了,演技好那是公认的,但演得再好那也是表演...

而在《731》里,我几乎没有感觉到他们演技好的痕迹!这就厉害了,说明什么?

因为这样的题材,凡是中国人都会带有个人情绪的,而在他们身体语言动作里,即使跳出角色,我也能体会到那份刻骨的仇恨与恐惧...

再看孙茜,身为母亲让你去面对密密麻麻的婴儿标本培养皿,你该释放怎样的情绪,这需要演吗?

任何一个正常人,任何一个母亲,看到那些令人窒息的景象,都会表现出无助与绝望吧?

要么极致疯癫,要么极致沉默,这就是最本真,无法掩盖的情感释放!根本无需演技去刻意营造...

演员们只是让这份属于每个中国人的历史伤痛,借由他们的身体流淌了出来。

网上有很多抬杠选手在还没看正片前,仅通过预告或道听途说,就跟着阴阳怪气评论...

这部影片BUG太多啦,监房和实验室也太干净了吧,服装道具也不匹配集中营环境啊。

那墙上瓷砖也太白了,简直就是一眼假嘛!

我想问问这些大聪明...

你们一眼能看出的问题,难道电影制作方,那些研究了几年史料的专业团队就看不出来?

把抗日神剧里看到那些灰头土脸的日军大头兵形象,套在731部队身上,这完全是个天大误解!

731部队是什么存在?

那是日本顶尖学府,医学院抽调精英组成的细菌战研究部队,当时的京都帝国大学,东京大学,还有日占时期建立的满洲医科大学,这些日本顶尖高校医学部,派出都是什么角色?你们知道嘛!

他们都是教授、副教授、博士生、核心研究员!

第一批入驻731部队,京都大学一家就派了十一名高知人才,东京大学也派了六个...

这群人不是普通军人,他们是日本本土的高级知识分子,医学精英,都是当时社会“上流”人物!

想想看,这些人是在干嘛?

进行致命且传染性极强的细菌实验!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他们自己怕不怕感染?

所以,731基地内部卫生和住宿条件,必须按照最高级别去建设打造,你们说瓷砖太白了?肯定白,全部都是进口运过来的,价格不菲啊...

当时731部队拿走了1000万日元(换算到今天应该超过300亿日元)的研究经费建设六平方公里基地,配套简易军用机场,和方便人员物资运输的铁路站,从内部就可以直通哈尔滨!

主建筑楼体里一律使用抽水马桶...

还配备了中央供暖系统,24小时热水,这些设施放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你敢想吗?

另外核心研究人员还有自己的单独宿舍。

里面有淋浴设备,清洁的饮用水管道和管道燃气等设施,也是一应俱全...

实验区域,动物和人类是分开的...

研究项目全部隔离操作,尸体处理也有专门流程,设有观察区,一旦产生污物会及时清理消毒。

整个场所,特别是核心研究区和住宿区,必须力求一尘不染,这可不是照顾那些被当作实验对象的受害者,而是怕细菌泄露的自我保命手段...

影片里呈现出来看似“违和”的干净状态,才是当时731部队真实样貌的一部分...

一群穿着干净白大褂的“学者”,在设施精良的研究机构里,进行着灭xx人性的勾当!

《731》没有美化,没有回避...

它值得我们走进影院去感受,去铭记!

而那份走出影院后的沉默,那份心灵深处的震颤,就是我们对历史应有的敬畏!

来源:电影大菠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