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电影以日本侵华时期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为历史背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揭开了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日本人不仅带着枪炮来到东北,更带来了无数见不得人的残忍实验,银幕上的画面,不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一次对良知与记忆的叩问。
文|坐看云起时
编辑|坐看云起时
“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9月17日《731》在哈尔滨首映,
现场观众神情凝重,不愿离场,
导演更是泣不成声,泪洒当场。
同胞们不会忘记那段沉重的历史,
纷纷在观影后发出自己真挚的感慨,
这波电影预测票房更是创下新纪录!
9月17日电影《731》在哈尔滨举行全球首映,放映结束后导演赵林山站在台上,一度忍不住哽咽落泪,他说:
“首映必须在哈尔滨举行,这是对千千万万在这片土地上逝去的人的一种告慰!”
这部电影以日本侵华时期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为历史背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揭开了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日本人不仅带着枪炮来到东北,更带来了无数见不得人的残忍实验,银幕上的画面,不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一次对良知与记忆的叩问。
截至目前该片首日预售票房已突破1.36亿,业内预测总票房可能超过13亿元,而更引人注意的是电影的影响力正在跨越国界,中国驻日大使馆发布上映消息后,不少日本网友纷纷留言,呼吁该片也在日本上映。
这一反应倒是出乎许多人意料,毕竟长久以来日本部分势力始终试图淡化、掩盖这段历史,侵华战争在不少日本教科书中仅被寥寥数语带过,731部队的罪行更是鲜少被提及,战败之前日军销毁了大量实验设备和资料,退伍成员被要求不得交谈、不得公开任何信息。
他们试图让这段记忆彻底“消失”,但是真相却从未被埋没过,94岁的前731部队队员清水英男在晚年选择公开身份并四处忏悔演讲,2025年3月一名日本议员公开了一份隐秘的731部队文件,越来越多的证据和证词逐渐浮出水面,再也难无法掩盖。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们也更有责任将这段历史真实、清晰地呈现给世界,电影《731》或许正是一个新的开始,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马来西亚及多个欧洲国家均已计划引进该片。
首映礼结束后的路演中,导演赵林山对观众说:
“今天我非常激动,眼泪止不住地流,当‘731’三个字出现在银幕上,我觉得我们终于做了该做的事,已经对得起那些逝去的人。”
就让影像成为历史的证据,让这座影院成为正义的法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是审判者,字幕升起时现场掌声久久不息,血色逐渐浸染银幕,抽泣声此起彼伏,观众神情凝重,无人匆匆离场,那一刻历史从未如此具象而沉重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这部电影从开始筹备到最终上映,整整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导演赵林山花了大量时间做前期准备,不断收集史料、探访遗址、研究史实,只为尽可能向观众还原那段沉重的历史。
影片由赵林山执导,总策划是张和平,编剧则是有“中国第一编剧”之称的刘恒,刘恒的代表作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菊豆》《红玫瑰白玫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都出自他手。
《731》聚焦于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区秘密进行的细菌战研究,他们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为幌子,欺骗无辜百姓,将他们关进“特设监狱”,实际进行的却是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当时的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已经完全泯灭人性,从1940年到1945年,至少有3000多人在这场黑暗实验中丧生,他们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多个国家,但是却被统称为“圆木”,自己的姓名被编号取代,人权早就已被完全剥夺......
这不是那部《黑太阳731》的翻版,它不追求猎奇,也不提供娱乐,它的责任是还原真相,拍摄地都选在了当年的战争遗址,很多场景甚至直接参照“731罪证陈列馆”中的实物证据。
比如“野外实验”这个情节,《黑太阳731》只是简单将人绑在木架上,用铁丝固定双手,而《731》则是更加严谨,每个人身前都挡着钢板,手脚被绳索死死捆住,根本无力挣脱,这种处理不仅更真实,也更符合历史逻辑。
电影中有大量触目惊心的画面:尸体被扔进焚尸炉、遇难者被斧头砍碎、血液放干、内脏成堆,但是这些镜头并非为了刺激观众,它们都源自档案记载和实物证据,每一帧画面,都是对历史的回溯,同时也是对谎言的审判。
片方也在海报和预告片上明确标注:“未满18岁谨慎观看”,但话说回来这部电影的“大尺度”,本来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因为真实的历史比电影还要残酷得多,我们看到的影像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亲身经历的,那才是一场难以想象的噩梦。
演员李乃文在首映时说过一句令人动容的话:
“我相信我们永远会铭记在731逝去的所有同胞们,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是的他们不只是编号,他们曾是一个个有名有姓、有家庭、有生命的人。
电影最后制作团队用特别的方式致敬这些受难者,片尾滚动播放了3513名实名遇难者的名单,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名单,而是一段不容遗忘的历史,它提醒着我们,有些真相,不能被湮没,有些记忆,必须代代相传!
就在电影《731》即将公映之前,一个相关话题悄然登上热搜,深深刺痛了无数人的心,原来那个人体含水量78%的数据,竟源自侵华日军“731部队”惨无人道的“干燥实验”,他们将活人绑在高温舱中持续烘烤,直至彻底脱水再称量计算得出这一数字......
那些我们曾在教科书里读到的“科学结论”,没想到这背后竟然滴结着同胞的血与泪,尽管选择在9月18日这个档期上映,前有暑期档余温,后有国庆大片夹击,看似并不占优,但《731》依然未映先火,已经刷新了多项纪录。
据猫眼电影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该片“想看”人数突破452.2万,超过此前《唐人街探案三》的446万,成为中国影史第一,预售票房达1.08亿,首日排片21.7万场,创春节档以来最高规模。
在哈尔滨举行的首映场上,125分钟的观影过程,无人交谈,无人离席,影片结束,灯光渐亮,许多观众仍静坐原位,有人默默拭泪,有人低头沉思,更多人久久凝视着片尾缓缓滚动的遇难者名单,那不止是名字,更是一段不容遗忘的痛。
一位“80后”观众在观影后感慨道:
“我们这代人是看着抗战题材影视作品长大的,但从未有一部电影,如此真实、如此残酷地还原历史的狰狞,没有人有资格忘记那三千四百多个名字,每一个都曾是一个鲜活的人,有些历史我们连一粒尘埃都不该丢掉!”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映的《731》,无疑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它向世界揭露了日军731部队反人类的罪行,也让国人再次坚定“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信念。
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的今天,《731》于全球多地同步上映,所以它不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警示,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记住罪恶,也记住光明如何从血与火中挣扎而来。
这段黑暗岁月与沉重历史,
不仅是中华民族一道深深的伤疤,
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回避的痛楚。
愿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日,
希望爱与和平永驻人间。
对于这部影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交流!
1.红星新闻:《731》破影史纪录,单日场次破25.8万场,超越《哪吒2》!
2.极目新闻:第一天就破亿!导演观众哭做一团,网友:必须支持
3.中国新闻网:电影《731》全球首映式在哈尔滨举行
来源:峰哥正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