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个主题元素——小白鼠、跳蚤、试管、防毒面具,在“异化”概念海报中异常醒目,它们曾经是正常实验用具和动物,却被731部队变为进行人体实验的杀戮武器。
四个主题元素——小白鼠、跳蚤、试管、防毒面具,在“异化”概念海报中异常醒目,它们曾经是正常实验用具和动物,却被731部队变为进行人体实验的杀戮武器。
9月17日,哈尔滨举行电影《731》全球首映式。这部讲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的影片,未映先热,预售总票房已破亿,成为春节档后首部预售票房(不含点映)破亿的电影。
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国内多地影院将安排“警钟长鸣”特殊场次放映。除了这个特殊场次,还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等主题场次。
---
01 全球上映计划
电影《731》公布了全球上映计划。9月18日当天,将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步上映。
次日(9月19日),影片将在美国和加拿大上映。11月,登陆韩国影院。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也将陆续放映这部影片。
影片英文名为《EVIL UNBOUND》(直译为“罪行无界”),寓意着这段历史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都应铭记的教训。
02 跨国取证与缜密考证
导演赵林山带领团队历时6年进行跨国取证,深入研究历史细节缝隙。他们发现,“谎言才更可怕”。
电影中提到的“健康换取自由”、“天皇亲善”、“食物宝贵”等词汇(谎言),都是团队从史料中发现的端倪。这些谎言最终导致了历史悲剧的发生。
为真实还原这段被尘封的黑暗历史,剧组查阅超百万字资料,采访多位细菌战幸存者后代,对8000页部队解密档案和423小时原队员影像资料逐一考证。
03 日本网民的两种声音
电影《731》引发日本网民激烈讨论。一些网民刷屏嘲讽,称电影“无限放大事实”,认为“过去的事就该翻篇,别再制造仇恨”。
然而,也有不少日本网民呼吁影片应尽快在日本上映。有人表示,“这部电影应该以某种形式在日本上映,我们必须了解并思考这段历史”。
“对于那些被残酷杀害的受害者,应该向他们谢罪”。还有网民建议,“日本应该开设一个以侵华日军731部队为主题的博物馆或者档案馆”。
04 历史教育的契机
电影《731》聚焦侵华日军通过活体实验、细菌战等手段残害中国平民的罪行。影片主创团队介绍,这部影片讲述了当地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的故事。
侵华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伪承诺,欺骗他们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折磨。
2025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日本政府本应深刻反思战争罪责,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当天,大批国会议员甚至现职阁僚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05 细节还原历史真相
剧组请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担任历史顾问。电影中的每一件实验器械、每一份档案文件,都必须在罪证陈列馆找到对应实物。
这种“博物馆级”的考据标准体现在细节中:从搭建四方楼场地、“特别移送”火车车厢,到人物妆造细节,都反复琢磨。
演员的实验服袖口和背后设计为可撕开式,还原当年人体实验的注射场景。姜武饰演的劳工领袖使用的铁锹,其形制与1943年哈尔滨平房区出土的劳工工具完全一致。
---
导演赵林山表示:“我们以铭记之名回望历史,不是为了揭开疼痛的伤疤,而是要让和平的光照耀在人类文明的征途上。”
从一个人的记忆到一群人的记忆,从一个城市的记忆到一个国家的记忆,未来要让“731”成为全世界的记忆。9月18日,让罪恶无处遁形,让真相传遍世界。
来源:梦回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