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影片《731》首日票房破亿,请相信铭记的力量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3:37 2

摘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小时候听《松花江上》,只觉得旋律动人、朗朗上口,对那片富饶黑土地心生向往;长大后才听懂,这首歌里载着国破家亡的泣血之痛,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创伤。“那个悲惨的时候”,不仅是歌词,更是一段不容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731》官方海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小时候听《松花江上》,只觉得旋律动人、朗朗上口,对那片富饶黑土地心生向往;长大后才听懂,这首歌里载着国破家亡的泣血之痛,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创伤。“那个悲惨的时候”,不仅是歌词,更是一段不容忘却的真实历史。而这段历史,不只是我们的痛,更是全人类的殇。

9月18日,也是影片《731》上映的日子。根据猫眼专业平台数据,截至9月18日下午1点,电影首日票房已超1.8亿元,打破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等10项纪录,也是今年春节档后首部首日预售票房破亿影片。在工作日、非寒暑假的情况下,观众还能有如此旺盛的观影热情,以极高的关注度回应这部历史题材电影,实属罕见。这本身就释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对那段黑暗与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不敢忘、更不会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辽宁沈阳那14声警世钟响,9时18分,划破各个城市宁静的长空警报声,以及观众们买票进电影院支持《731》……社会方方面面,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守护记忆、传承历史。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铭记,拥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磅礴力量。它告慰逝者,警示生者,捍卫真相,也守护和平。正如《731》官博海报上所写:“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

也有人问,如今山河无恙、生活安宁,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看那么让人痛彻心扉和悲伤落泪的影片?如此自揭伤疤不是在“自讨苦吃”吗?但请记住,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家。和平国家从何而来?是无数血泪和生命换来的,是从苦难与屈辱中一步步跋涉而来的。也请记住,“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面那段历史,记住曾经的苦难,才是真正的勇敢,必要的痛感可以让我们保持头脑清醒,这也是守护和平、珍惜当下和捍卫未来的必要前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有人试图歪曲、否认甚至抹杀这段历史。在电影《731》上映前夕,日本驻华大使馆还发布所谓“安全提醒”,称“需特别警惕反日情绪的升温”。越是这种情况,越要敢于斗争。而用行动去支持讲述侵华日军罪恶史的电影,以电影为媒介,让更多人看清侵略与暴行的真相,都是斗争的重要一部分。

在斗争路上,我们并非孤军奋战,很多日本网民也呼吁上映《731》:“对于那些被残酷杀害的受害者,应该向他们谢罪”“全世界的教科书都应该详细教授这段历史”“日本应该开设一个以侵华日军731部队为主题的博物馆或者档案馆”……之后,《731》还将在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英国和德国多多国上映,这些都再次证明,让罪恶无处遁形,让真相传遍世界,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心声。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华夏大地早已“换了人间”。长安街上的礼炮、九三阅兵的铿锵,也都是今日中国自信的生动写照。我们从苦难中走来,更在奋起中新生,我们从历史中穿越疮痍,却从未停止迈向复兴的脚步。正是这样的历程,让“铭记”二字在今日更具千钧之力。没有历史的觉醒,就没有今天的从容,没有曾经的磨难,就难有如今的坚定。我们铭记,不是沉溺于伤痛,而是明白一切来之不易,我们回望,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铭记,更是一种向前的姿态。其赋予我们穿透时空的眼光,在强大时不迷失,在和平中不懈怠,也是在告诉国人,和平从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靠实力捍卫。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