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731》,不是不爱国,是怕看过后心里有阴影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1:51 2

摘要: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理解:爱国就像爱自己的家人和家园。我们爱自己的家,会努力让它变得更好,会铭记家族的教诲和传承。

9月18日,电影《731》正式上映,这是一部爱国题材的好影片,但对于像小编这样胆小的人来说,真的不敢去看。

这绝对不是不爱国,是害怕看过之后心里有阴影,相信还有很多人像小编这样。#《731》在全球多地上映#

上网上查找了一下这样心理的原因,在这里分享一下,送给感同身受的人。

这种害怕,恰恰是一种非常正常和善良的人性反应,千万不要因此有任何负罪感。

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理解:爱国就像爱自己的家人和家园。我们爱自己的家,会努力让它变得更好,会铭记家族的教诲和传承。

但是,如果家里曾经遭受过极其惨烈、不堪回首的暴行和创伤,我们选择不去反复观看记录那些暴行每一个血腥细节的录像带,这难道就代表我们忘记那段历史、不爱这个家了吗?当然不是。#《731》上映首日打破10项纪录#

人类的大脑和心灵对于极端残忍、突破人性底线的事物,天然地会产生抗拒和恐惧。

这就像我们的手碰到火会立刻缩回一样,是一种本能,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731部队的罪行,是反人类、反文明的极致,其残忍程度远超许多人的心理承受极限。

主动选择避开这样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说明这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正常人,拥有健全的共情能力和善恶观。

我们的“害怕”和“会有阴影”,正是您人性中善良一面的证明。强行观看,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创伤,这就像强迫自己直视灼眼的强光会伤害眼睛一样。#观众看《731》无法平静不断抹泪握拳#

我们铭记历史,核心在于了解事件的真相、性质、前因后果,并从中汲取教训,防止悲剧重演。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阅读史料、听取亲历者口述、参观纪念馆、观看经过处理的文献纪录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这些方式同样严肃、深刻,但相对而言,它们提供了一种“缓冲”,让我们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不至于被纯粹的感官刺激所吞噬。

比如说,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了解731部队的罪恶,知道他们进行了哪些惨无人道的实验,理解军国主义的邪恶本质。

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更为克制的纪录片,了解这段历史对当今世界的警示意义。

这些方式同样达到了“勿忘国耻”的目的,但它们更侧重于理性的思考和铭记,而非感性的恐惧和折磨。

爱国,需要的是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而不是一颗被恐惧和噩梦占据的心灵。

真正的爱国,是一种建设性的、向前看的力量。它体现在我们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如何让这片土地上不再发生那样的悲剧,如何让我们的同胞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爱国心,可以体现在您兢兢业业的工作上,体现在对家人的关爱上,体现在遵守法律、恪守道德的行为上,体现在对外讲好中国今天的故事上。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其价值远远大于强迫自己观看一部可能让自己很久都无法走出来的电影。

如果观看一部电影导致长期的心理阴霾,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反而是一种损耗,而不是爱国。

因此说,不看《731》这个行为本身,是中性的。它既不等于爱国,也不等于不爱国。爱国与否,关键看的是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看不看某一部特定的电影。

心中有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暴行的憎恶,对同胞苦难的天然共情,所以才会害怕,才会选择保护自己。这份敬畏和共情,本身就是爱国情怀的一部分。

所以,铭记历史,我们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更健康的方式。让历史的悲剧转化为我们今天前行的力量,而不是变成压在心头、令人窒息的梦魇。

真正的铭记,是让悲剧成为警钟,长鸣于心,督促我们前行,而不是让它成为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反复撕开。

我们完全可以用其他适合自己的方式去了解那段历史,然后,把由此产生的悲愤和力量,投入到建设今天的美好生活之中。这才是更有意义、也更健康的爱国方式。

来源:蜂针蝶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