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电影翻拍自法国高分电影《贝利叶一家》。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也曾翻拍过这个作品,影片就叫做《健听女孩》,一举拿到了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大奖。
最近关于健听女孩和她的听障家庭的电影《独一无二》已经登陆了流媒体平台。
这部电影翻拍自法国高分电影《贝利叶一家》。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也曾翻拍过这个作品,影片就叫做《健听女孩》,一举拿到了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大奖。
这究竟是一个有着怎样魅力的故事,可以让不同国度、不同风格的电影创作者愿意反复去诠释与诉说?
今天就先来闲谈一下原版《贝利叶一家》。
法国一个农场主家庭里只有女儿宝拉自己是健听人,她的父母和弟弟都是听障人。
从小宝拉就是全家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唯一桥梁。她一边上学,一边还要承担起帮助父母售卖奶酪的工作。
因为不满新一届的市长竞选候选人,父亲想要参加市长竞选,宝拉还成了父亲参选拉票的手语翻译。
看似平静和睦的一家却因为宝拉唱歌的天赋被音乐老师发掘而出现了危机。
音乐老师推荐她去参加法国电台的歌唱比赛,这意味着她要把很多时间放在练歌上,还要去巴黎参加比赛,最终目标是在法国最好的乐团参加演出。
可这却让宝拉陷入了苦恼,一方面她无法全然不顾整个家庭对她的依赖,另一方面她也不想一辈子成为整个家庭的传话筒,一辈子卖奶酪,她想要去兑现天赋,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学校合唱团汇演中,宝拉精彩的表演引来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父母和弟弟虽然听不到她的声音,但能看到她的那份认真、那份动情,更能感受到全场的欢呼与赞赏。
纵然万般不舍,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宝拉去参加选拔。
宝拉唱了一首《远走高飞》,她深情悠扬的歌声打动了所有评委,与此同时她用手语向最爱的家人表达了歌词大意。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走了。我爱你们,但我要走了。从今晚开始你们没有孩子了。我不是逃离,是远走高飞,请理解,我是去飞翔。”
这是全片最动人的时刻,歌声和手语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颗直戳心底的温情催泪弹。
一首无声胜有声的歌让父母终于彻底放下了内心的担忧,他们决定让宝拉自由飞翔。
哪有父母不希望儿女可以想着自己的梦想勇敢飞翔,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幸福?
只是他们会担心孩子会受伤,担心他们照顾不好自己,担心他们放不下对家的牵挂。
整部影片没有太多复杂的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除了结尾宝拉的手语歌唱,还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
一个是在宝拉和加百列对唱的时候,视角切换到了宝拉父母和弟弟的无声视角。
因为此时他们是对唱并没有手语动作,也无法看到完整的唇语,因此,宝拉一家人都很困惑,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也不知道唱得怎么样。
可很快歌曲唱完以后,全场的家长起立鼓掌欢呼,宝拉的父母和弟弟也从观众们的反应中可以知道自己宝拉的确拥有歌唱天赋,因为他们之后认可并支持宝拉参加歌唱选拔做了铺垫。
另一处是合唱表演结束后的当晚,父亲单独找到宝拉,想知道听他们对唱的歌曲。
父亲把手放在宝拉的喉咙部位,感受着随着歌声起伏而产生的肌肉抽动。
此时的歌声似乎更多了一种穿透力,让父亲完全理解了女儿的选择,也让他确信女儿是热爱且擅长唱歌的。
如果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不顾一切的托举,那这种托举的最终目的是在他们可举到的最高处也是儿女们可以起飞的最低处放手。
因为只有放手,才能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飞翔的方向,才能让他们真正成长。
飞翔的方向也许在家的另一面,但是家永远都是最快可以回到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懂得何时托举,何时放手的亲情之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动力。
来源:布朗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