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演赵林山带着主演团队现身,与现场观众近距离交流。尤其哈尔滨这一场,作为全国首次公开放映,吸引了不少关注。从流出的现场视频来看,场内大部分是定向邀请的观众,因此映后第一时间并没有大量影评涌出。
9月17日,电影《731》如期在哈尔滨和长春两地举行了首场首映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演赵林山带着主演团队现身,与现场观众近距离交流。尤其哈尔滨这一场,作为全国首次公开放映,吸引了不少关注。从流出的现场视频来看,场内大部分是定向邀请的观众,因此映后第一时间并没有大量影评涌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第一波观看者的真实反馈逐渐浮出水面,非常值得参考。
一位IP显示在黑龙江的网友,下午就在社交媒体发了现场立牌的照片,预告说“晚点看完聊聊咋样”。电影结束后,她写下了简短却有力的感受:“已看,尺度太大了。看的太难受了。超预期。”她还补充道,电影不仅仅停留在揭露731部队的罪行,更有深入的表达。镜头、色彩和音乐都相当出彩。“这部电影的意义太宏伟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观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甚至预言“天堂不会再有日本了”会成为年度热词,票房可能破百亿。
另一位80后观众感慨写道:“从小到大看了不少抗战题材影视剧,但没有一部能这么真实地反映战争的残酷。”他强调历史就在身边发生,没有人应该忘记。“3400多人,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被记得。有些历史,连尘埃都不能遗忘!”最后他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真的拍的很好”。
导演赵林山在交流环节情绪非常激动,甚至一度泣不成声。他说:“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我今天无比的激动,我的眼泪不知道为什么止不住的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谈到当“731”三个字出现在大银幕上的那一刻,是对哈尔滨、对所有逝者的一种告慰。“我也想说,无论如何,林山对得起他们。”他把影院比作正义的法庭,呼吁每一位观众成为审判者,并表示“希望918之后,我们为正义开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段现场视频记录下了电影结束时的场景:字幕升起时,全场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观众神情凝重肃穆,显然都被这部电影深深打动。
再说回电影本身。
《731》并非1988年《黑太阳731》的翻拍,而是从筹备到上映历时近十年的全新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演赵林山花了大量时间搜集和整理史料。影片选择从平民视角切入,揭露侵华日军的反人类罪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片中角色如小贩王勇张等人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的“特设监狱”,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假承诺诱骗他们,实则施加冻伤、毒气、活体解剖等惨无人道的实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731》的创作基调非常明确:不追求猎奇,不迎合娱乐,而是尽全力还原历史真相。电影甚至直接选择在当年的战争遗址进行拍摄。即便与经典的《黑太阳731》相比,这部新作在人物刻画、历史还原和制作水准上也毫不逊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举一个细节例子:两片都拍摄了“野外实验”场景。《黑太阳731》只是简单将人绑在木架上,用铁丝固定双手——但其实被实验者稍一挣扎就有可能解脱,且缺乏防护措施,并不符合真实逻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731》则处理得更加严谨:每个被实验者身前都放置了钢板,手脚也被绳索牢牢捆住,完全无法挣脱,只能绝望地等待命运降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样,在“人体细菌实验”的部分,得益于电影工业和特效化妆技术的进步,《731》的视觉呈现更加逼真骇人。服装、皮肤状态和演员表演都极具真实感,令人不忍直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演赵林山曾在采访中透露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是:“你若记得,我便活过。”他希望观众不仅能记住历史,更要记住历史中每一个具体的人。“我们要撕开这结痂,我们要看到结痂下的意义,找到它的力量、找到它的思考,(这部电影)才有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731》选在9月18日这个档期上映,前有暑期档余温、后有国庆大片夹击,形势看起来并不轻松,但这部电影自宣传起就热度极高,还没正式公映就已经打破多项纪录。截至目前,其在专业票务平台的“想看”人数突破450万,超过《唐人街探案》曾经创下的446万纪录,高居历史第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该片9月18日首日的预排片占比高达68.6%,票房占比更是达到惊人的98.7%,创下国产电影新高。首日预排场次已超23.8万场,同样刷新国产电影首日场次纪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731》以其沉重的题材和极高的制作水准,已在市场激起巨大水花。部分观众直呼这电影才是值得看的,票房起码要顶两个战狼2才行,必须达到100亿。
实际如何,就看明天的全国首映效果了。
来源: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