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今日速览|济宁运河畔崛起“智慧港口”新标杆 “运河边的光影故事”公益电影之夜在通州启动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22:34 2

摘要:在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的“黄金交叉点”,梁山港——这座江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正以智慧智能建设悄然改变千年运河航运模式。近日,梁山港协同研发设计的双机联动智能清车系统正式投入生产运营。据了解,此次研发投用的两台新型清车机可适用于C64、C70E、C80E等不同型号的

济宁梁山港:运河之畔崛起“智慧港口”新标杆

在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的“黄金交叉点”,梁山港——这座江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正以智慧智能建设悄然改变千年运河航运模式。近日,梁山港协同研发设计的双机联动智能清车系统正式投入生产运营。据了解,此次研发投用的两台新型清车机可适用于C64、C70E、C80E等不同型号的货运车辆,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清车能力强、运转稳定高效等显著特点。

该设备运用PLC编程、传感器定位、无线传输、视频监控等技术,配合强力旋转刷臂与高压气体联合作用,可深入车厢完成360度无死角清扫,快速剥离残煤、黏煤。单节车厢清理仅需3.5分钟,整体清净率可提升至99.8%。新型清车机的投用是梁山港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目前,智慧化建设已成为生产运营扩能提效的坚实支撑。2024年,梁山港全年集疏港量突破3200万吨。2025年,6月份月度集疏港量实现413.98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截至7月3日,港口年度集疏港量已实现2000万吨,同比增幅超35%。每天集疏港各7万吨的货物高效流转,背后是一颗智慧“大脑”的精准调度。

如今,智慧化已渗透到港口作业的每一个环节。智慧铁路信息化系统、集成TOS系统、路企交接检查系统已成功投入使用,为智慧港口的创建、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撑。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让梁山港收获了行业认可。2025年6月,成功入选2025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济宁市唯一一家港口型企业。此前,梁山港已获批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建成济宁市重点实验室、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等2个市级研发平台。通过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建设全国一流智慧内河港口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打造可复制的“梁山港样本”。今年8月份,梁山港“内河港口多式联运智慧园区精益化实践”项目斩获山东省煤炭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025“运河边的光影故事” 公益电影之夜在北京通州启动

9月15日晚,2025“运河边的光影故事”公益电影之夜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温情开启。

活动现场发布了《银幕守护者》微纪录片,纪录片展现了通州区公益放映员的日常工作与感人故事,参与纪录片拍摄的老中青三代公益放映员代表张家湾镇韩德成、西集镇孙明志、临河里街道魏征等分享与运河相伴,为市民放映电影的温暖经历。3位放映员携带老照片、老放映机等信物登台,并围绕放映工作带来质朴、动情的讲述,引发了现场来宾的强烈共鸣。

启动仪式前,本次活动配套的“幕间共生”演影融合主题展映季,已率先开启。截至启动仪式当天,“幕间共生”系列已完成28场展映及特色活动,覆盖商圈、书店、乡村、学校等多元场景,吸引超2000名市民参与。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光影角落”微展览,通过胶片电影放映机、爱国主题电影胶片等珍贵实物展品的展示,让现场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电影文化的历史脉络,沉浸式体验光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次主题活动还将打造“运河边的光影记忆”主题空间,形成常态化文化阵地,通过公益电影发展历程展,复原放映场景,“银幕守护者”专区,让市民可以沉浸式感受电影文化魅力。

河北太行山沿线五市文旅“上新”

9月16日,河北省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铁路客运列车开始试运行。列车从邢台市白马河站始发,沿邢和铁路(河北省邢台市至山西省晋中市)行进至邢台市浆水站返回,全程55公里,为游客沉浸式游览太行山区提供新选择。

浆水站附近,坐落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陈列馆。1940年,“抗大”来到太行山脚下的浆水镇办学,培养了一批优秀军政干部。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推动太行山革命老区文旅产业发展,邢台市在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开通“抗大号”红色旅游专线。

据介绍,太行山河北段北起张家口,南至邯郸,贯穿石家庄、保定和邢台,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期,河北太行山沿线五市联合举办多项文旅主题活动,全方位展示推介太行山沿线优质文旅产品,助力“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

在邢台,2025Hello!河北——入境旅游服务焕新交流与对话、“壮美太行·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带推介”活动、“县”在出发·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集等接连“上新”;在石家庄,“2025石家庄国际旅行者欢乐季”面向海外推介文旅亮点;在张家口,8大场景10项活动展现冬奥之城别样风光;保定推出以“飞跃太行”为主题的太行山低空经济文旅体验;邯郸通过三阶段20项特色活动全方位展现文旅发展成果……

北京东城文化月启动

日前,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东城区委、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开幕式暨2025东城文化月启动仪式举行。2025东城文化月将整合全域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文商旅体多元场景,推出五大主题板块、50余项特色活动。

东城区文化月活动将串联永定门、隆福寺、钟鼓楼等辖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推出4条文化探访路线,让市民和游客在行走中感受东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还将同步开展文化惠民消费活动,联合70余家文化机构,推出涵盖观影、看戏、赏展、购书、体验五大类消费的百万文化惠民补贴,共享文化发展红利。

东城区将依托优质文化资源禀赋,持续拓展“文化+”新模式,推动文化与商业、旅游、科技深度对接,打造一批有显示度、体验感和带动力的文化新场景、新业态。

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

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近日在江苏昆山举办。盛典以“汇中国百戏 展戏曲新颜”为主题,汇聚31个剧种、53家剧院团的107个剧目,共计39场演出,活动将持续至9月20日。

本届盛典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武戏)、优秀剧目邀请展演、戏曲座谈、濒临失传剧种保护和传承专项活动等活动,活动地点扩展至周庄古镇、正仪古镇、戏曲百戏博物馆、昆山杜克大学、亭林园古戏台等,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为促进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本届盛典还举办戏曲推介交流活动、“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戏曲主题展,围绕百戏电影、百戏秀、百戏咖啡、百戏文创等推出“百戏国潮生活荟”,并建立“百戏盛典云剧场”、开展线上直播,进行戏曲数字化推广。

大运河动力板系列赛常州站竞逐西太湖

2025年大运河动力板系列赛(常州站)于9月15日在常州西太湖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选手展开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

动力冲浪板融合了传统冲浪的灵活性与机动推进的爆发力。本次赛事设有青少年组障碍回旋、环圈竞速,成人组环圈竞速以及混合团体耐力赛等多个项目,全面考验选手的平衡控制、体能储备与战术执行。比赛所用冲浪板涵盖电动和燃油两种类型。

参赛运动员柴鑫表示:“当你站在板上,动力推着你向前,水花在脚下迸溅,那种贴水飞行的感觉,自由又刺激,一上手就停不下来。”不少青少年选手已在该项目中崭露头角,北京海淀外国语学校的高信就是其中一员。虽然只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但他已经在2024年全国电动冲浪板锦标赛上夺得过亚军,展现出新生代的实力与潜力。

“创意市集”打造城市消费新体验

9月12日,天津土豆市集现场人头攒动,年轻食客们穿梭在摊位间,挑选心仪的美食。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薯片拿铁、土豆汉堡、土豆形状的抱枕……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场土豆主题的市集拉开帷幕。日常食材变身为别出心裁的产品,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

土豆市集主办方负责人钱隆隆认为,市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于“随机性、烟火气和社交感”。“市集能让人遇到平时不常见的商家,有时是独立设计师,有时是宝藏小店。摊主也往往更健谈,带给人真切的交流体验,这些比单纯购物更有价值。”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微微认为,传统市集是交易场,如今更像社交场、体验场。消费者不只是在买东西,更是在寻找乐趣和记忆。

董微微表示,随着文旅经济等发展,市集正在成为城市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为新品牌和小商户提供了展示与试水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塑造新的文化符号。

上海、天津等城市已为市集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关于上海市提升街区商业活力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推动上海特色市集提质升级,打造一批标杆特色市集;支持孵化独具个性的街区青春小店、青春集市、青春摊位。《天津市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支持利用现有商业街、商场户外广场、产业园区等载体,打造主题集市等夜市活动。

来源:大运河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