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家的事》父亲结局是真的! 曾敬骅怕戳导演伤口:我担心再次伤害他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4:28 1

摘要:《我家的事》上映后,意外掀起「台湾家庭片太扇情」的讨论,姑且先把个人感受放一旁,最希望这个故事只是「煽情」的,可能就是导演潘客印。因为故事中,包括姊姊的身世、爸爸的结局,其实都是潘客印自己的故事。主演之一的曾敬骅,在接受《ETtoday星光云》专访时也说道:「

《我家的事》上映后,意外掀起「台湾家庭片太扇情」的讨论,姑且先把个人感受放一旁,最希望这个故事只是「煽情」的,可能就是导演潘客印。因为故事中,包括姊姊的身世、爸爸的结局,其实都是潘客印自己的故事。主演之一的曾敬骅,在接受《ETtoday星光云》专访时也说道:「我觉得导演满勇敢的,要把自己家里这些事,拍成电影给这么多人看。」

《我家的事》取材自导演潘客印(中)的家庭故事,曾敬骅(左)和黄佩琪(右)饰演姊弟。(图/记者徐文彬摄)

——————以下有剧情雷——————

——————以下有剧情雷——————

《我家的事》叙述一家四口的故事,呼应那句电影slogan「我们有多拼命,才能成为一家人」,故事讲家人的温馨,也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演员曾敬骅、黄佩琪,和导演潘客印,一同接受《ETtoday星光云》专访。

曾敬骅(左)和黄佩琪(右)在《我家的事》饰演姊弟。(图/记者徐文彬摄)

饰演姊姊「小春」的黄佩琪,其实在短片《姊姊》中就演出了这个角色。戏里的「小夏仔」更是从小五看到高三。她透露,其实在短片开拍前,导演就写了封长信给「家庭成员」,黄佩琪说:「信的内容很打动我,让我知道『相信』这件事很重要。她笑说:「我没看到导演的姊姊,但应该和我很不一样,光是处理知道是养女的感受,我就没办法像小春一样忍好几天。」

黄佩琪从短片《姊姊》到长片《我家的事》,都是姊姊「小春」的不二人选。(图/记者徐文彬摄)

片中的爸爸「冬仔」蓝苇华,最后在家中喝农药自杀,这成为儿子「夏仔」曾敬骅心中的阴影,他再也不敢走进去,那个爸爸孤独一人离开这世界的房间。面对自己的角色原型就在眼前,曾敬骅坦言,在知道这段剧情是真实故事时,他一度其实不敢和导演讨论,「我怕我找他聊这件事,他(导演)会不会受伤?会不会又让他想起这件事。」

这一度让曾敬骅有些苦恼,「我一开始很害怕,如果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我到底要怎么去触碰,导演比较不会受伤。」但后来曾敬骅才发现,导演要的不是另一个自己,而是故事里的「夏仔」。

得知《我家的事》是导演潘客印的真实故事,一度让曾敬骅有些苦恼。(图/记者徐文彬摄)

拨云见日后,曾敬骅才有种豁然开朗的心情,「我就觉得,故事真假对我不是那么重要了,可以不要当成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我很有感的剧本、很有感的东西。」他说:「我变成是用我的同情心去看这个东西,而不是用我的同情心在演戏。」

不过外人可以从故事中抽离情绪,那么当事人呢?身为「被留下的人」,或者更白话的—「自杀者的遗属」,导演潘客印对《ETtoday星光云》说:「如果要说『被留下的人』该怎么办?我觉得没有一个既定的方法。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只能努力去调适状态。这个努力的过程、逐渐站起来的状态,就是专属于他的办法。」

蓝苇华(左)在《我家的事》诠释不善言辞的父亲,右为饰演母亲「阿秋」的高伊玲。(图/牵猴子提供)

潘客印坦言,他到现在,偶尔还是有掉进黑暗漩涡里的感受,「这时候我就会去跑步,跑到自己喘不过气来。有时候,我也会去看《樱桃小丸子》。」潘客印接着说:「没有一个『留下来的人』,会知道『离开的人』为什么要离开。所以不要去猜,就往前走,或不往前走也可以,那都是你勇敢过的痕迹。」《我家的事》全台上映中。

(左起)曾敬骅、导演潘客印、黄佩琪,如今也真的像是一家人,还有个「家庭群组」。(图/记者徐文彬摄)

后记:

访问过后,和导演聊《樱桃小丸子》,可以理解潘客印为什么会把这部动画视为疗愈,因为那算得上是最幸福的东亚家庭意象之一。然而作者樱桃子,正因为有个不那么幸福的童年,有个对她很坏的爷爷,才创作出一个备受宠爱、爷爷对她予取予求的么女角色。如果樱桃子透过《樱桃小丸子》疗愈了自己和那些童年不被重视的孩子,希望《我家的事》也成为所有的「潘客印们」的疗愈。

● 《ETtoday新闻云》提醒您,请给自己机会:自杀防治谘询安心专线:1925;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来源:ETtoday星光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