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即将全球公映,日本国内呼声高涨:民众希望能在本土上映

快播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06:56 3

摘要:更值得注意的是《731》的全球发行策略:9月18日率先在中国香港、澳门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上映,次日登陆北美,11月进入韩国,后续还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及欧洲多国陆续推出。

据《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电影《731》将于2025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在中国内地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公映。

这部电影以极其真实的镜头,再现了侵华日军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与活体解剖等反人类罪行的黑暗历史。

影片通过普通小贩王永章等平民被诱骗、囚禁并遭受非人折磨的经历,揭开了那段不容遗忘的伤痛记忆。

最初,电影曾计划于7月31日上映,以与“731”部队编号相呼应,但最终调整至9月18日。

这一调整绝非随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三省陆续沦陷,正是在这片土地上,731部队建立了其残酷的细菌实验基地。

影片选在这一天全球公映,既强化了历史的延续性与沉重感,也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氛围形成深刻呼应,它提醒我们,历史的回响从未远离。

更值得注意的是《731》的全球发行策略:9月18日率先在中国香港、澳门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上映,次日登陆北美,11月进入韩国,后续还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及欧洲多国陆续推出。

这已不仅是一部电影的上映,更可以看作是一次打破西方二战舆论垄断的公共行动。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战场和苏联东方战线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认知严重不足;即便1949年苏联在伯力审判中早已揭露731部队的罪行,这段历史在欧美主流舆论仍长期被边缘化。

而《731》的全球公映,正像是一封来自东方的历史证言,仿佛亚洲的《辛德勒名单》,试图让被遮蔽的真相重回公众视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日本民众的反应。与部分官方势力回避、模糊历史的态度形成对比的是,不少日本网民主动在社交平台上发声,呼吁《731》能够在日本上映。

有人坦言:“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尤其应从中反思”;还有人倡议:“日本国内应设立关于731部队的纪念馆,以避免重蹈覆辙”;更有网民诚恳地写道:“这部电影无论如何都该在日本上映……我们必须向那些遭受残忍杀害的人们谢罪。”这些声音让我们看到,日本民间仍存在一批勇于直视历史、追寻真相的力量,他们拒绝遗忘,也拒绝被单一叙事蒙蔽。

正如一位日本网友所言:“为了防止人类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全世界都应在教科书里郑重地讲述这段历史。”

说到底,《731》所引发的早已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话题,而是一场历史真相与刻意遗忘之间的较量。多年以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试图淡化、否认甚至美化其侵略历史,尤其回避731部队残暴行径的国际争议。然而,铁证如山,沉默不代表消失。

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史实,导演赵林山付出了十年时间进行筹备。他不仅深入研究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731部队档案,反复观看原队员证词影像与幸存者口述,还亲赴日本搜集第一手材料;影片主演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人更是零片酬出演——他们共同的心愿是,为历史做一件事,为正义发出声音。

近年来,随着多国档案陆续公开,731部队的罪行愈加清晰。今年年8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最新解密的文件显示,该部队曾直接对中国平民使用染菌炮弹,系统性实施细菌战攻击,并详细记录人体实验数据;吉林省档案馆此前公布的日文档案中也明确记载,大量中国战俘与平民被标注为“马路大”(maruta,意为“圆木”),输送至哈尔滨的实验室。这些不可辩驳的证据,让任何企图歪曲、否认历史的言论都显得荒诞而虚伪。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避免悲剧重演。正如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出口处那句无声的箴言:“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真正的铭记,是带着历史留下的警示走向光明;真正的勇气,是直面伤痛,让后代不再经历相似的苦难。

最后,谈三点看法:

1. 历史记忆是一种责任,而非负担。《731》的上映让我们再次意识到,记忆的本质是道德选择。一个民族如何对待自身历史中最黑暗的部分,直接关系其文明的高度与未来的方向。日军731部队的行为,作为国家机器下的系统性罪恶,其特殊性在于它以“科学”为名实施大规模反人类犯罪。这种异化与扭曲,恰恰提醒我们:一旦失去道德约束与人文精神,技术和权力结合所带来的绝不只是进步,更可能是灾难。因此,记忆并非延续痛苦,而是通过承认与反省,阻止类似罪恶的结构重演。

2. 日本社会的回应将成为其历史观的试金石。尽管民间出现呼吁影片上映与建立纪念馆的声音,但日本整体社会对战争罪责的认识仍存在深层次的矛盾:政府层面态度暧昧,教科书审查制度屡遭批评,右翼势力持续散布历史修正主义论调。如果《731》能在日本正式公映并引发公众讨论,将极具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这个社会开始愿意在公共领域接纳异质的声音、正视国家曾经的罪行。这一点,不仅是中日关系实现真正和解的关键,也是日本能否赢得国际社会信任的重要基础。

3. 真正的和解,源于真诚的道歉与接受。历史问题之沉重,不仅在于它发生了什么,更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德国能够与犹太民族达成和解,并非因为它忘记了历史,而是因为它承认历史、道歉并赔偿,并将反思纳入教育体系。日本若想真正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国际形象,不仅需要默认史实,更需公开承担罪责、传播真相、教育后代。而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因此,《731》不只是一部电影。它是一个追问、一次提醒、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它告诉我们,黑暗的历史只有在被讲述、被聆听、被反思时,才能最终转化为照亮未来的光。

来源:史韵烽火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