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品】京山:“京未”护苗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5:14 4

摘要:“京未”护苗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结合了“京山”地名和“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京未”取自精卫填海中“精卫”的谐音,指京检人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懈的精神。同时有“精未”之意,指京山市检察院将以检察履职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

以精卫填海之志,呵护幼苗向阳生长

“京未”护苗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结合了“京山”地名和“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京未”取自精卫填海中“精卫”的谐音,指京检人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懈的精神。同时有“精未”之意,指京山市检察院将以检察履职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密京山未成年人防护网。第三层含义是指京山市检察院将强化素能提升,打造一支精通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的未检团队。

“护苗”二字直抒胸臆,既点明了检察机关守护未成年人这一“幼苗”的核心职责,也寓意着通过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开展临界预防、落实帮教救助、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等工作,像精卫填海般久久为功,为每一株“幼苗”撑起一片安全、纯净的成长天空,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未成年人前行的道路。

“京未”护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成立以来,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以涉未案件办理为出发点,以综合司法保护为落脚点,以法治宣传教育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落实为支撑点,整合政府、家庭、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全面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

“教育、感化、挽救”,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

近年来,该院在“双向保护”理念指引下,既保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严惩治,通过精准指控、有力筑牢司法防线,实现“治罪”震慑;又注重源头治理与综合施策,针对涉罪未成年人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联合家庭、学校、社会构建帮教体系,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宽容不纵容”。

因长期遭受校园欺凌,16岁少年小星最终选择“以暴制暴”,持刀将同学捅伤。这个本应在校园里无忧无虑的少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移送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调查发现,小星家庭情况特殊,父亲因病瘫痪在床,全家靠小星母亲打工维持生计。这样的成长环境导致小星性格内向胆小。进入高中后,同班同学小庄发现小星性格内向,便伙同社会不良青年对小星进行欺凌取乐。这样的日子持续半年后,小星因无法继续忍受欺凌,在小庄又一次对其进行辱骂时持刀将小庄捅伤。

两名未成年少年、校园欺凌与暴力……一诉了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该院对小星和小庄开展了“双向保护”。在法律援助律师的配合下,该院对小星及其父母进行释法说理,促使其真诚认罪悔罪、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同时,针对小星长期遭受校园暴力的情况,该院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小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因为父母监护缺位,导致小庄长期与社会不良青年来往,沾染陋习,在校园中以欺凌同学取乐。该院对小庄父母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并发出《督促监护令》,督促小庄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关注小庄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教育引导小庄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最终,小星明白了暴力并不能解决暴力,一时的冲动反而会害了自己,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向小庄道歉并取得了谅解。小庄也明白自己不应该长期欺凌同学,为自己的行为向小星道歉。该院依法对小星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帮助其重返校园。

综合司法保护,凝聚工作合力

近年来,该院聚焦“六大保护”,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市妇联等十家职能单位,开展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酒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专项监督工作,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2023年11月,该院收到民政局的强制报告线索,称五名孩童因母亲林某失职、失联陷入生活困境。五个孩子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4岁,平时跟着母亲林某生活。但林某经常突然消失数日,将五个孩子独自留在出租屋中。孩子们无人照管,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

该院调查发现,林某常弃子不顾,后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刑事拘留,孩子父亲被强制戒毒,五名孩童成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024年5月,该院出庭支持起诉,法院撤销林某、唐某某对三名已满8岁孩童的监护权,由京山市救助管理站进行监管,并为另外两名孩子申请了司法救助金。孩子们的生活、学业均有了着落。

“订单式普法”,增强守法意识和自护能力

近年来,该院聚焦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创新推行“订单式普法”模式,通过“问需于民、按需供给”,让法治教育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有效增强了未成年人的守法意识和自护能力。

2024年5月,该院原创拍摄的微电影《投递的勇气》在京山小学举办首映礼。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名遭遇校园欺凌的少年通过“京未信箱”向检察官求助的故事。

2024年4月,该院在辖区中小学校的醒目位置设置了“京未信箱”,作为孩子们的“树洞”,也是检察官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桥梁。这是该院开展“订单式”普法的创新举措。

信箱设置后,该院收到了这样一封信:“检察官阿姨,我的同桌给我取外号,经常对我进行语言攻击。”收到信后,该院定制了“校园欺凌的法律边界”专题课程:以真实案例改编成微电影《投递的勇气》,邀请这所小学的学生扮演“欺凌者”“受害者”“旁观者”,在互动中明确“哪些行为涉嫌违法”。结合电影,检察官现场普法,通过模拟法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升法律意识和自护能力。

京山市检察院将进一步深化与专业力量的协同合作,以未成年人关护教育基地为依托,建立健全与公安机关、法院、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配合机制,形成未成年人保护的强大合力,让未成年人关护教育基地成为涉案未成年人重新回归正规的温暖港湾,进一步擦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

来源:荆门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