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的国内院线票房数据简直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边是成龙大哥的《捕风追影》势如破竹,不仅全天票房超过千万,还轻松地占据了排片和票房的双重王座;另一边则是其他电影集体“躺平”,除了极少数勉强突破百万,剩下的纷纷在百万元以下挣扎。这样的票房表现,乍一看
9月9日的国内院线票房数据简直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边是成龙大哥的《捕风追影》势如破竹,不仅全天票房超过千万,还轻松地占据了排片和票房的双重王座;另一边则是其他电影集体“躺平”,除了极少数勉强突破百万,剩下的纷纷在百万元以下挣扎。这样的票房表现,乍一看还有点喜剧意味,仿佛在告诉我们:电影市场的热与冷,远比天气来的更直接、更戏剧化。
《捕风追影》领跑的气势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从1.5亿的制作成本,到如今10.5亿累计票房——不仅回本早早完成,还赚得盆满钵满。这操作,不只是实力,更是电影市场里妥妥的赢家。成龙作为华语电影的一张王牌,这次又一次发挥了他的吸金实力。然而,有人说,成龙大哥这部戏靠的是江湖情怀加粉丝情感消费,那不妨想想,这情怀值多少钱?一天1030万的票房就是答案。看来《捕风追影》的卖点不是别的,就是成龙永不凋零的个人品牌。这年头,有些电影是靠特效,有些电影是靠网红,而成龙能带着一部普通作品打遍市场,靠的是老牌巨星的耐打和观众对情真意切的买单。
再来看票房第二梯队,对不起,我差点说它是第三梯队了,毕竟几部电影在300万到100万的区间内徘徊,票房数据甚至在视觉冲击上都显得有点寒酸。说起来,《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死神来了:血脉诅咒》等作品各自也有亮点,比如《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破15亿,乍一看成绩也不差,但问题是,别说后劲不足,它连当天都没有劲,是不是有点尴尬?尤其是《南京照相馆》作为冠军宝座的得主,竟然可能被还未上映的《731》轻松反超——这种压力,跟那些集体票房过百万的电影没什么区别,都是在见证“市场两极分化”的尴尬一刻。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天票房不超过100万的电影仿佛集体没吃饭。《山河为证》《营救飞虎》《有朵云像你》几部电影活脱脱像是在“抱团取暖”。尤其是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2》,虽说前作口碑不错,但这续集竟然沦落到票房倒数,这可真是让人杠不住。这些作品的惨淡表现,是市场挑观众,还是观众挑市场?说到底,也许还是作品自身乏力,没能让观众掏钱去电影院的欲望旺起来。
但是,别急着收工,9月9日的预售数据让这场票房“幽默”剧的尾声多了点悬念。据说,预售高达3600万的《731》,首日排片占比甚至接近99%。乍一看,好像整个市场都是为它让路,剩下的电影估计连个摆拍的机会都没有。更有网友指出,《731》这种爱国题材电影,干脆改成免费观看算了。这建议说起来一针见血,但咱们也得从现实出发,电影是艺术,但更是生意。市场该买单的就得让市场买单,否则剧组靠爱发电了吗?不过,从另一个角度,预售票房高到这个程度也说明了观众的期待值。如果这部电影真能满足大众的感情和口碑期待,或许它会成为新的票房标杆。
看完这天电影市场的“票房叙事”,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是观众不支持国产电影,而是观众太挑了,不好的坚决不花钱。所以,赖市场环境没用,躺平的电影还是得反思自身。搞个好剧本,拍出点心意才是硬道理。否则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得吃这样的瓜。你说,这电影市场的“冰火两重天”究竟是谁制造的?是观众的无情,还是电影人的不争气?或者,它们其实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来源:散散放映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