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长影地下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工程项目。事实上,自今年起,吉林省已有多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相继对外开放,未来更有多座博物馆处于规划与建设阶段。当前,吉林省正在打造多元博物馆矩阵,以文化场馆集群进一步唤醒地域文脉。
近日,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长影地下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工程项目。事实上,自今年起,吉林省已有多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相继对外开放,未来更有多座博物馆处于规划与建设阶段。当前,吉林省正在打造多元博物馆矩阵,以文化场馆集群进一步唤醒地域文脉。
长影地下博物馆:盘活老厂区遗产 传承电影“摇篮基因”
长影地下博物馆坐落于长春市长影旧址博物馆西南侧,地处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以东、湖西路以北。项目规划用地面积地下达1.5527公顷,地上为0.29公顷,建筑格局为地下两层、地上一层,是旧址博物馆地下延展馆。建成后,它将成为传承与弘扬长影文化的全新展示平台。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旧址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便深受游客青睐,依托旧址打造的长影洗印车间,也已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文旅项目。此次长影地下博物馆的建设,将进一步为长影搭建起现代化、多元化的展示空间,让长影的“摇篮基因”得以更好传承。
此外,长影进一步盘活老厂区与早期建筑等文物和工业遗产,除了精心打造旧址博物馆地下延展馆外,还将建设名人故居酒店、长影文史馆、电影道具馆等重点工程,致力建设更完整的电影工业遗址,更好传承长影文化、新中国电影文化,为擦亮长影品牌、再创长影辉煌。
中国一汽汽车博物馆:打造工业文化地标
中国一汽汽车博物馆计划于2025年5月启动建设,选址位于长春市绿园区东风大街1号门内工具厂房,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成建设。项目将对工具厂房进行改造,并配套建设景观设施,系统展示中国一汽的历史成就与汽车文化,未来有望成为长春新的工业文化地标。
长春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一汽汽车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汽车工业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更是长春积极探索“工业旅游+”模式的重要举措。它将与一汽红旗文化展馆等项目协同发力,进一步丰富长春的工业旅游生态。此外,该博物馆还将成为长春的新地标,向国内外展示长春“汽车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助力提升长春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长春在东北振兴与文旅融合战略中抢占更有利位置。
中国航空博物馆:壮大航空IP,赋能文旅产业
中国航空博物馆选址于长春大房身机场附近。据媒体报道及规划图显示,长春大房身机场将联合南航打造长春国际航空小镇,项目涵盖航空航天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中国航空博物馆等,其中中国航空博物馆规划占地20公顷。
长春素有“航空城”的美誉,更有着“飞行员的摇篮”的文化积淀。连续多届长春航空展的成功举办,让“航空城”这张名片愈发闪亮。中国航空博物馆落地长春,将成为壮大长春航空IP的重要一环,同时为长春文旅产业发展增添一张“软名片”,助力长春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25年博物馆建设多点开花
近年来吉林博物馆建设成果显著。仅2025年,1月吉林官参局历史文化展馆开放,重点讲述了清代吉林官参局的来龙去脉和重要意义,突出了吉林市人参产业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优势。7月,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在长春市新民大街开馆,通过《新民更新》《长春故事》等五大展陈系统梳理长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串联城市发展脉络。8月,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对外开放,位于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展览面积4400平方米,以9大展区、28个单元呈现吉林300余年近现代历史,包含1200余张历史图片、1000余件实物,全方位展示吉林社会变迁与人民奋斗历程。8月底,吉林省方志馆正式开馆,位于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乡锦湖大路7799号。馆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全方位展示吉林地区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领域。
吉林省逐步形成博物馆矩阵
吉林省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博物馆矩阵,在多个维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化传承方面,人参文化、电影历史、工业记忆……吉林省正在把珍贵遗存转化为“可触摸的历史”,让本土文脉得以代代延续;从精神引领看,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等以真实历史场景和文物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公众铭记历史、坚定文化自信;从区域发展看,电影IP、汽车IP、航展IP等博物馆矩阵,不仅将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更带动周边商业、研学、文创产业发展,以文化软实力赋能经济转型。
未来,吉林省将持续深耕博物馆矩阵建设,唤醒地域文脉、传承本土记忆,为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