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7年,为筹拍国庆十周年献礼片,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马融写出关于马本斋事迹的剧本大纲《穆斯林的子弟》,李俊看后觉得取材不错,有意作为自己第一部故事片选题。厂长陈播指定故事片室主任冯一夫参与创作。同年夏秋之际,李俊等人走访马本斋警卫员金雅如等,还深入马本斋老家及
《回民支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的彩色故事片。
1957年,为筹拍国庆十周年献礼片,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马融写出关于马本斋事迹的剧本大纲《穆斯林的子弟》,李俊看后觉得取材不错,有意作为自己第一部故事片选题。厂长陈播指定故事片室主任冯一夫参与创作。同年夏秋之际,李俊等人走访马本斋警卫员金雅如等,还深入马本斋老家及38军收集材料,于1958年6月10日完成初稿。
1958年夏初,《回民支队》摄制组宣告成立,冯一夫、李俊任导演,曹进云任摄影,蔡继谓为副摄影。
导演重视演员选拔,以神似与气质为主要标准。饰演马本斋的演员里坡,因在话剧里的表演被导演看中,他身材魁梧、气宇轩昂,有首长风度。饰演郭政委的贾六,经人推荐,因消瘦的外形和符合角色的气质被李俊选定。马本斋的母亲由善于塑造农村老大娘形象的胡朋饰演,韩福顺则由后来在《林海雪原》中饰演杨子荣的王润身扮演。
里坡为塑造马本斋,三赴河北献县,在马本斋故居土炕上睡了一个月,跟着回民老乡学骑马、甩鞭子,模仿马本斋微驼的脊背,还与回民战士同吃同住,学做礼拜,并把马本斋遗像贴在床头,每天起床先敬礼。
摄制组赶赴河北河间县拍摄外景,这里是回民支队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能更好地还原历史场景,展现当年回民支队抗日斗争的环境。
影片大胆保留历史真实,主要人物用真名,但也有艺术加工。如回民支队中其实有不少汉民,为达艺术效果,影片中设定为全是回民。同时,为集中描写中日民族大矛盾,将马本斋与政治部主任之间的矛盾等情节虚化。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