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捕风追影》单日狂揽近千万票房,轻松突破10亿大关时;当《南京照相馆》上映49天仍能稳坐日榜亚军,向着30亿目标稳步迈进时
当《捕风追影》单日狂揽近千万票房,轻松突破10亿大关时;当《南京照相馆》上映49天仍能稳坐日榜亚军,向着30亿目标稳步迈进时
——中国电影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影片无人问津的残酷现实。
一、老片撑起的“繁荣”市场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5年9月11日(周四),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407.27万元。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大盘体量动辄上亿的市场而言,堪称“冰点”。
当日共放映了33.1万场电影,但平均到每场,票房可谓寥寥。
市场的全部热度,几乎都被几部老片瓜分:《捕风追影》 一骑绝尘,以919.62万元(占比38.2%)的票房稳坐日冠,累计票房已破10亿,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统治力。
《南京照相馆》(上映49天)和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41天)则证明了优质内容的长尾效应,分别收获307万和262万票房,占据第二、三名。
这是一个典型的“头部效应”市场:少数成功者拿走了绝大部分蛋糕,而大批新片、小片则在沉默中沦为“一日游”甚至“一场游”的炮灰。
二、明日新片:希望与黑马的期待
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9月13日,两部风格迥异的新片即将登陆院线,试图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由宋佳、佟丽娅主演的女性题材剧情片 《轻于鸿毛》 尤其被业内看好。该片通过一个男人跳海后,其前妻与现任妻子共同踏上旅程的荒诞设定,探讨了女性成长与自我价值的故事。
影片首映口碑不俗,被赞“有笑有泪有力量”,双女主的化学反应和创新的叙事角度,让其极有可能成为这个冷淡档期的一匹黑马。
另一部是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主演的黑色喜剧犯罪片 《逃离抢钱镇》。该片已于去年在北美上映,豆瓣评分7.4,品质有一定保障,其科恩兄弟式的荒诞风格有望吸引一批硬核影迷。
三、《兔儿谣》:2025年最惨电影的冰冷现实
然而,与新片的希望形成惨烈对比的,是一部名为 《兔儿谣》 的电影的真实处境。
这部由关东杰执导,彭禺厶、曾晨主演的民国惊悚片,于9月5日登陆内地院线。其网络版虽早在8月11日上线,但显然并未为院线放映带来任何热度。
它的数据冰冷到令人窒息:单日观众:22人单日票房:849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只有22个人在9月11日这一天选择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平均票价仅约38.6元,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按照这个票房计算,其与日冠《捕风追影》的差距超过了1万倍。
为何如此之惨?类型与口碑的双重劣势: 作为一部小成本惊悚片,该类型近年来已是“烂片重灾区”。
从豆瓣等平台的早期评论来看,影片质量堪忧,被观众吐槽为“装神弄鬼、故弄玄虚、BUG不断”、“无逻辑的刻意恐怖”。糟糕的首批口碑彻底扼杀了其最后的生存空间。
毫无竞争力的排片: 在《捕风追影》等大片占据近30%排片的情况下,《兔儿谣》这类影片几乎无法获得任何有效的排片场次,即便有,也多是安排在极端冷门时段,自然无人问津。
“网院同步”的副作用: 影片选择先上线网络平台,再登陆院线的策略,几乎等同于主动放弃了院线市场。绝大多数潜在观众早已在网络上观看或决定不看,使其院线之旅从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兔儿谣》一天849元的票房,是中国电影市场“冰与火”两极分化最极端的写照。它提醒着每一位从业者,市场固然青睐大片和口碑佳作,但同时也无比残酷。
在没有明星加持、缺乏过硬质量、且没有精准营销的情况下,任何影片都可能被市场的巨浪无声吞没,甚至激不起一丝涟漪。
来源:电影钟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