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6月,上海电影节,王红卫一句“票房2.77%比GDP5%还真”,直接把《流浪地球3》送上热搜,网友集体吐槽:再拖两年,这片真成纪录片了。
2024年6月,上海电影节,王红卫一句“票房2.77%比GDP5%还真”,直接把《流浪地球3》送上热搜,网友集体吐槽:再拖两年,这片真成纪录片了。
郭帆团队现在正熬夜做后期,2026年暑期档见。
听说这次连NASA的顾问都请来,特效预算飙到8亿,结果网友只关心一件事:别又把木星炸成烟花。
王红卫那番话被扒皮,原来暑期档2.77%是把服务费全算进去,实际观影人次比去年还少800万。
评论区炸了锅:“教授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
更尴尬的是,同期备案的科幻片有11部,《上海堡垒2》刚立项就被骂上热搜。
网友辣评:“第一部埋的雷,第二部准备炸自己?
”
现在连猫眼都偷偷改了数据口径,把“人次”放首页。
观众学精了,先看豆瓣评分再决定买票。
某大导新片点映9.2分,公映当天跌到6.1,粉丝群当场解散。
最魔幻的是,上周北京电影节,有学生当面问某监制:“票房不好怪观众?
”老头当场黑脸,保安冲上来抢话筒。
视频流出后,“电影圈老登”词条阅读量破3亿。
隔壁《宇宙探索编辑部》靠2000万成本拿下8.3分,证明观众不是讨厌科幻,是讨厌把观众当傻子的科幻。
说到底,郭帆要是敢把第三部拍成太空版《小时代》,观众照样会把地球推回太阳系。
来源:葵心向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