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轴线上的镜头越轴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4:02 2

摘要:越轴会给观众造成空间理解上的困难。刚刚人物还在画面左侧,下一个镜头突然出现在画面右侧,如果时空场景都没有变化,观众确实难以理解。在影片后期剪辑时,绝对不越轴是很难做到的。有些是出于借景的需要,有些是为了剧情的需要,不得不越轴。

电影词典

Glossary CINEMA

利用轴线上的镜头越轴

越轴会给观众造成空间理解上的困难。刚刚人物还在画面左侧,下一个镜头突然出现在画面右侧,如果时空场景都没有变化,观众确实难以理解。在影片后期剪辑时,绝对不越轴是很难做到的。有些是出于借景的需要,有些是为了剧情的需要,不得不越轴。

只有交流的双方建立关系,才会存在空间假想的轴线。当全景的主镜头出现时,原来轴线关系就被破坏了。轴线上的镜头通常是全景镜头,但也可以是中景和近景,况且全景镜头也不一定都在轴线上,轴线外也有全景镜头,所以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利用轴线上的镜头来越轴。

举例说明

007系列电影《大破天幕杀机》(2012年)中邦德和赛芙琳上岛的那场戏。如图1-9所示,先给一个轴线上的从人群后面拍的远景镜头1,作为环境交代镜头。然后接左侧机位拍近景镜头2,邦德在左侧,赛芙琳在右侧,机位恰好在邦德和赛芙琳等人形成的关系轴线上。再接一个轴线上的远景镜头3,是从破碎窗口拍摄的正面远景镜头,正对着人群拍的。从镜头1到镜头3已经完成了方向转换,观众的视线方向从人群的后面转到前面去了,而且越过了关系轴线。

镜头1

镜头2

镜头3

镜头4

镜头5

镜头6

镜头7

镜头8

镜头9

电影《007:大破天幕杀机》中

利用轴线上的镜头越轴

接左前机位拍的近景镜头4,是赛芙琳和邦德说话。镜头5是运动轴线上的中景镜头,从后面拍邦德和赛芙琳,这个镜头就是为下一个镜头越轴准备的。然后接右前方机位拍的近景镜头6,这时画面中赛芙琳出现在左侧,邦德到了右侧,与镜头4相比,邦德和赛芙琳的位置实现了调换,跨越了运动轴线,实现了第二次越轴。

后面接的镜头7,仍然是轴线上的远景镜头,然后再接镜头8和镜头9,赛芙琳被押到左侧的巷子里,邦德被拉进右侧的门内。其实只要切到了轴线机位镜头7,后面的镜头无论接左侧的邦德,还是右侧的赛芙琳,都是可以的。从镜头7到镜头8和镜头9,实现了第三次越轴,机位从人群的前方转到背后,镜头8和镜头9都是从人背后拍摄的。在这段组接过程中,用了四个轴线上的镜头,有远景,也有中景,可见越轴只与轴线上镜头有关,与景别无关。轴线说的是拍摄方向,景别说的是拍摄距离。

不管是否需要越轴,都可以接轴线上的镜头。前面先切了轴线上的镜头,后面可以越轴,接轴线另一侧的画面。也可以不越轴,再跳回轴线这边,接任意景别的镜头。只要先切换轴线上的镜头,再接哪一侧的镜头都可以。在演播厅里拍摄,轴线上的机位永远处于工作状态,戏谑地被称为“奴隶机”。切换机位时,只要先点击一下轴线上的机位,再切其他机位,一定不会出现越轴的问题。哪怕是切了轴线上的机位,再切回原来的一侧,不越轴,画面调度也是合理的。有经验的摄像师会刻意地多拍一些轴线上的全景镜头备用,到后期剪辑时就会知道轴线镜头的重要性,没有轴线镜头画面就不够用,有了就够用了,这就是有经验的摄像师和新手的区别。

编辑:ZP

审核:LYK

主管:CQS

文献来源:《影视剪辑》严富昌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