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芷蕾威尼斯封后、获奖作是 “广州出品”,记者探营增城影视产业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6:43 2

摘要:威尼斯电影节把影后给了辛芷蕾,电影《日掛中天》的出品地却写着“广州增城”。

辛芷蕾封后,广州增城赢了,但赢的不只是电影

威尼斯电影节把影后给了辛芷蕾,电影《日掛中天》的出品地却写着“广州增城”。

这不是巧合,是增城花了五年时间,把一块郊区地皮变成了能捧际大奖的影视工厂。

增城做对了什么?

他们把影视当成工业来做。

不是盖个摄影棚收租金,而是从剧本孵化、演员培训、拍摄补贴、后期制作到发行宣传,一条线全包。

广州薄荷糖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这种小公司,原本在北京连办公室都租不起,现在搬到增城,给场地、给资金、给政策,连演员住宿都帮忙谈团购价。

1978电影小镇更直接,把废弃厂房改成实景棚,拍《旷野之境》时,剧组不用去云南,直接在增城搭了个“热带雨林”,省下的差旅费够多拍三天。

现在小镇又要搞微短剧基地,瞄准的是抖音、快手的流量市场——短剧拍得快,回款更快,增城不嫌钱小,只要现金流。

北京的公司为什么愿意来?

因为增城给的是“一条龙”服务。

别的地方要跑十个部门盖章,增城一个窗口全搞定。

省下的时间,够多拍两部网大。

但增城真正的野心是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影视创作人才基地,表面是培训,实际是“截胡”。

把香港、澳门的年轻导演、编剧、摄影师提前拉到增城,给项目、给投资、给平台,等他们成名时,已经习惯了增城的服务和价格。

这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是产业链的“抢人”。

过去电影中心在北京、上海,现在增城用低成本、高效率、全配套,硬生生撕开一个口子。

辛芷蕾的奖杯只是开始。

增城要的是下一个《流浪地球》、下一个《隐秘的角落》,甚至下一个Netflix的中国分部。

他们不在乎一部电影赚多少钱,在乎的是“广州出品”四个字能不能变成金字招牌。

增城能一直赢下去吗?还是只是下一个被资本抛弃的影视泡沫?

来源:神话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