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肩头,春风拂面,也拂动了我们一家人走进影院的脚步。这个“三八”节,我们有幸观看了一部令人深思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结束时,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对教育、对母爱的重新思考。
成见如山,母爱移山
——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徐淑敏
三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肩头,春风拂面,也拂动了我们一家人走进影院的脚步。这个“三八”节,我们有幸观看了一部令人深思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结束时,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对教育、对母爱的重新思考。
光影流转,剧情跌宕。我们时而为太乙真人的滑稽捧腹大笑,时而为哪吒与敖丙的友谊感动不已,时而又因哪吒“生而为魔”却奋力抗争的命运而揪心。当那句石破天惊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响彻影院时,我清晰地感到内心深处某根紧绷的弦,被重重地拨动了。
作为一名母亲,一名教师,这句话带来的震撼与反思,如潮水般涌来,久久不能平息。
“三八”妇女节,我荣幸地被选为巾帼标兵的代表在表彰大会发言。站在台上,望着台下许多熟悉的面孔——她们既是优秀的职业女性,也是含辛茹苦的母,我不再像以前演讲一样慷慨陈词,而是决定结合这次的观影体验,谈谈我作为一个妈妈和老师最真实的困惑与感悟。
一、 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而母爱是移山的起点
哪吒本是灵珠转世,却因意外成为魔丸降生。他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陈塘关的百姓贴上了“妖怪”、“祸害”的标签。无论他是否心存善念,他的任何行为在众人带有偏见的眼中都是错的。这座名为“成见”的大山,几乎压垮了这个小小的孩子。
这像极了我们的现实世界。在我们的班级里,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标签”?“成绩差”=“不努力”,“调皮好动”=“破坏纪律”,“沉默内向”=“不开窍”……我们,以及许多家长,是否也在不自觉中,用一把唯一的尺子——分数,去衡量每一个独一无二、鲜活丰富的孩子?我们是否也曾因为一个孩子成绩不够突出,而忽略了他的善良、他的诚实、他的乐于助人、他的奇思妙想?
我们以及许多家长,是否也在不自觉中,用一把唯一的尺子——分数,去衡量每一个独一无二、鲜活丰富的孩子?我们是否也曾因为一个孩子成绩不够突出,而忽略了他的善良、他的诚实、他的乐于助人、他的奇思妙想?
电影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哪吒的母亲殷夫人。她深知儿子是魔丸,深知外界对他的恐惧与排斥,但她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嫌弃与放弃。她忙里偷闲也要陪哪吒踢一次毽子,哪怕被撞得鼻青脸肿;她坚定地告诉哪吒:“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她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正是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爱,成为了哪吒内心深处对抗全世界恶意的最后堡垒,也是最终支撑他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底气。
反观自己,我深感愧疚。对我的女儿阳阳,我曾因为她练钢琴时的手型不标准、节奏不稳而厉声斥责,将本该美妙的音乐时光变成了母女间的冷战与拉锯。对我的侄子瑞杰,我曾因为他英语成绩徘徊不前而焦虑万分,逼着他每天背诵大量单词,却忽略了他可能在另一个领域有着惊人的天赋。我的爱,在那一刻附加了条件:“你要弹得好,妈妈才高兴。”“你要考得好,姑姑才满意。”我无形中,也成了那座“大山”的一部分。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只要鼓励他们不断进步,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就好!
二、 “我命由我不由天”: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唤醒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不仅仅是一句反抗命运的口号,更是一种关于成长本质的宣言。它意味着,一个人的最终形态,不应由他的出身、天资或外界偏见来决定,而应由他自身的意志、选择和行为来塑造。
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是竭尽全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塑造成我们心目中“优秀”的模样——成绩优异、乖巧懂事、多才多艺?还是应该去发现、唤醒和点燃他们内心本就存在的、独特的火焰?是焦虑地“抢跑”、“填鸭”,还是应该静心陪伴,等待他们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我曾经深信“严师出高徒”,对班里的“后进生”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一遍遍讲解错题。我自以为这是负责任的表现,是“为你好”。但现在我明白了,那或许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是一场“单相思”式的教育。我沉浸在自己“无私奉献”的感动里,却从未真正蹲下来,问问那个孩子:“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焦虑,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不仅罩住了孩子,也罩住了我自己,让我们都忘记了学习本身应有的乐趣和成长过程中那些更宝贵的东西——好奇心、创造力、抗挫力和善良的品格。
三、 接纳不完美,静待花开
《哪吒》的结局,哪吒与敖丙共同对抗天劫,虽然肉身消散,但魂魄犹存。它告诉我们,命运或许设定了起点,但终点的方向,可以由善良、勇气和爱来改变。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母亲,我决心改变。我要努力搬走自己心中的那座“大山”,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成见和焦虑。我要学会真正地接纳。接纳女儿可能永远成不了钢琴家,但享受音乐本身就是美好的;接纳侄子或许语言天赋平平,但他拥有出色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接纳班里的孩子各有参差,有的花开在春天,有的则绽放在冬季。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轨迹和绽放的季节。我要放低姿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灌输者和要求者,而是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温暖的陪伴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我要劝慰那些和我一样焦虑的家长:孩子的未来,不在于一两次考试的分数,而在于他是否拥有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和追求幸福的勇气。让我们共同享受当下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刻,那才是生活最本真的美好。
感谢《哪吒》这部电影,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的不足,也给了我改变的勇气。教育之路,亦是修行之路。破除外在的成见易,破除内心的执念难。但我愿从今日始,努力去做那个移山的人,用无条件的爱和静待花开的耐心,去守护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们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愿每一个“哪吒”,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一位教育者和母亲,都能拥有殷夫人那样的智慧与胸怀。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作为母亲与教师的内心世界。教育,是一场修行,而我愿从此刻起,学会接纳、学会倾听,用爱和耐心去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作者简介:徐淑敏,笔名,追梦人,喜欢读书和写作,爱好书法与朗诵,有几篇论文发表于《甘肃教育》《中学生作文指导》《甘州教育》等杂志。有几篇征文获奖,散文零星散文发表于《黑河水》等刊物。)
来源:金色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