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热搜上挂着的“辛芷蕾威尼斯封后”刷了一晚上,朋友圈却都在聊张颂文。
热搜上挂着的“辛芷蕾威尼斯封后”刷了一晚上,朋友圈却都在聊张颂文。
不是酸,也不是替他喊冤,就是觉得这一幕太像生活里那些“差点就赢了”的瞬间——你拼命跑,终点线就在眼前,结果旁边的人先一步撞线,镜头全追过去,你喘着粗气站在原地,没人记得你也跑了一整场。
张颂文这次没拿奖,但威尼斯场刊给他的特写比获奖者还多。
外媒写他“像一块被海水反复冲刷的礁石,表面平静,底下全是故事”。
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他那张脸太会藏事,镜头一推近,眼角的细纹都在替角色叹气。
三个月前,他还陷在“扔粉丝信”的骂战里。
视频只有三秒,信从车窗飞出来,网友直接给他判了“傲慢”的刑。
后来澄清是代拍把信混着广告卡砸进车里,他下意识挡出去,可谁在乎真相?
微博停更那天,他写了句“演员的战场在镜头里”,被截图转了两万条,一半是嘲讽:装什么清高。
现在回头看,这句“战场论”成了他唯一的回应。
没解释、没卖惨,直接关机进组。
《日掛中天》拍冬天戏,他自掏腰包给群演买面,被路透拍到,粉丝后援会刚想吹“暖心”,工作室一句话按死:“别占用公共资源。
”
狠得让人服气。
辛芷蕾领奖时哭了,说像做梦。
张颂文在台下鼓掌,镜头扫到他,眼眶红但没掉泪。
网友弹幕飘过:“这哥是不是把情绪都攒着演戏了?
”
还真说对了。
导演后来爆料,他拍最后一场哭戏,要求清场,机器架好,他蹲在地上四十分钟没动静,开机后一条过,收工后自己坐海边抽了半包烟——戏里角色没哭,他替角色哭了。
华语电影在威尼斯拿奖不算新鲜事,但这次不一样。
《日掛中天》的片尾字幕出来,全场鼓掌六分钟,一半给辛芷蕾,一半给张颂文。
鼓掌这事很诚实,骗不了人。
就像生活里,你未必记得谁拿了第一,但一定记得谁让你心里咯噔一下。
张颂文没奖杯,回国航班上被空姐认出,塞了张纸条:“谢谢您让我相信,沉默不是认输。
”
他把纸条夹进剧本里,继续翻下一页。
戏比天大,时间会说话——这话听着像鸡汤,但放在他身上,突然就有了重量。
所以啊,别急着给人生颁奖。
有时候没拿奖,反而让更多人记住了你。
来源:阿傲娱乐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