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完预告片,我只想骂一句:老掉牙的谍战套路居然又被拍成了想立刻充会员的样子——9月8号,正午阳光+优酷把《谍报上不封顶》甩出来,1948年的南京,一个整天喝花酒混舞厅的国防部咸鱼官任少白,居然是五年没上线的地下党,还手握淮海战役前最要命的情报网。
看完预告片,我只想骂一句:老掉牙的谍战套路居然又被拍成了想立刻充会员的样子——9月8号,正午阳光+优酷把《谍报上不封顶》甩出来,1948年的南京,一个整天喝花酒混舞厅的国防部咸鱼官任少白,居然是五年没上线的地下党,还手握淮海战役前最要命的情报网。
行,我就想问:他到底要怎么把纨绔少爷的脸一秒撕掉,还能不被同僚当场崩了?
先别说我肤浅,肖战这次真把“混不吝”演活了。
开头酒会戏,任少白一手洋酒一手唱片,和长官夫人调笑,领口敞到能看见锁骨,下一秒镜头切到暗室,他拿铅笔在密码纸上抖着写密语,手指被雨水泡得发白。
两种气场秒切,不夸张地说,我第一次相信“油腻也能是保护色”。
最炸的那段雨中枪战:他在雨棚下抖开风衣拔枪,头发湿成一条条贴在额头,抬眼冷光一闪,跟刚才摸酒杯的手是同一个人?
服了。
再说到周雨彤演的兰幼因,国防部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她前夫被特务活埋在防空洞里,她活下来只为了算账。
每次出场,袖口永远扣得严丝合缝,头发挽得一丝不乱,像拿尺子量过。
解密码的时候,她能把整张纸撕得只剩下一行数字,然后盯着对面的人轻轻笑:再错一步,你我一起死。
这种冷静和疯劲混合在一起,比枪还吓人。
她和任少白第一次见面,谁都没点破身份,隔着一张酒桌,他递火柴,她借火,指尖碰到一秒,俩人背脊同时僵住——镜头都给到汗毛,我汗毛也竖起来了。
整部戏最好看的不只是间谍互杀,而是他们居然把金融战拍成了黑帮抢地盘的爽感。
国民政府印钞厂深夜开工,纸张油墨混着金属味,一车车“崭新法币”被拉到码头,转手就是十箱金条。
中共这边让商会把假钞混进市场,一夜把物价抬上天,小老百姓哭着抢米,特务机关却要在天亮前找出哪张票子是假的——真刀真枪换成了纸和数字,杀得人更疼。
任少白就在这种节骨眼上,把密码纸藏在麻将牌里,一局牌输出去八百万,顺手救下整条交通站,脸都不红。
服化道也配拿到桌面夸。
南京的十里洋场,雨夜路灯黄得像熬化的猪油,霓虹灯照在旗袍开衩上,一抬腿全是杀机。
重庆潮湿防空洞,墙上渗水,灯光一抖,人影被拉长得像鬼。
就连摩托车都讲究:任少白逃跑那辆BMW R75,油箱上真有一道旧弹痕,道具师说是从德国废车场淘的零件,一比一还原。
这种细节抠到骨子里,连皮带扣上的暗纹都对得上年代,我截图放大看了三遍,服气。
更离谱的是故事原型:小说只有十几万字,里头写的“中美合作所防空洞惨案”是查得到档案的真事。
美方提供密码机,国民政府转手就用来清剿自己人,坑杀了好几十名地下党。
编剧把这些东西掏出来,洗干净血摆上桌,不喊口号,只让人物自己选。
有人跪了,有人硬挺,镜头一拉远,人就像蚂蚁,历史滚滚就碾过去了。
最后那场高潮戏,任少白身份彻底暴露,他换了一身囚衣,被绑在审讯室。
兰幼因隔着玻璃看他,手里捏着刚破译完的电报:要么救他,要么保三万前线弟兄的命。
她没哭,一滴眼泪都没掉,拿笔在电报背面写了个坐标,塞进牙齿缝,回身走进雨里。
画面切黑,只有一句字幕:所有不被铭记的牺牲,都算白死。
我觉得这部剧能爆,根本不是演员多帅,而是它敢把历史最脏的那面朝你翻开:没有奇迹翻盘,没有金手指,普通人拿命填进去,只为多拖敌人一分钟。
好看得让我想爆粗口,又难受得咽不下去。
一句话:烽火戏诸侯不如纸钞杀人心,《谍报上不封顶》把谍战拍成了剥皮见骨的疼,这疼值得。
来源:DAYTOY赞赞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