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晚十分钟刷手机,你就错过舒淇在威尼斯被外媒围堵的名场面——49岁穿背心还能被喊“queen”,这背后藏着普通女孩最焦虑的年龄与事业双重卡点。
再晚十分钟刷手机,你就错过舒淇在威尼斯被外媒围堵的名场面——49岁穿背心还能被喊“queen”,这背后藏着普通女孩最焦虑的年龄与事业双重卡点。
威尼斯的水汽把红毯蒸得发亮,舒淇拖着登机箱直接走进镜头。
黑背心、黑长裤,像刚下飞机就顺路来领个奖。
外媒镜头一路追着她喊“Shu Qi”,声音大得盖过旁边穿高定的模特。
现场视频里,她抬手挡光,手臂线条紧实,一点赘肉没有。
网友说“这哪像49,说29都保守”,其实更扎心的是:她这次不是来走红毯,是带着自己导演的片子来参赛。
《女孩》入围主竞赛单元,讲的是母女撕扯。
舒淇在采访里提过,剧本里很多细节是她自己的童年——母亲把滚烫的粥直接扣在她头上,她躲在楼梯间哭到睡着。
现在她把伤口拍成电影,让全世界围观。
有影评人看完首映说:“镜头冷静得像手术刀,但刀口对着她自己。”这种狠劲,比任何高定礼服都锋利。
同场的凯特·布兰切特连换三套衣服,黑色羽毛裙扫过台阶像黑天鹅扑棱翅膀。
但外媒头条还是舒淇,因为她连妆都没补完就冲去发布会,眼角晕开的黑眼线被高清镜头放大,反而成了“东方野性美”。
对比之下,那些精心设计的“完美”反而显得用力过猛。
更戳人的是后台花絮。
舒淇蹲在码头边啃披萨,头发被海风吹成鸡窝,旁边工作人员催她补口红,她挥挥手说“反正要下水拍戏”。
这场戏是少女跳海,她亲自跳了三次,冻得嘴唇发紫。
摄影师拍到她上岸后裹着毯子发抖,还在看监视器回放,嘴里念叨“刚才眼神不够狠”。
那一刻,红毯光环碎成渣,只剩一个创作者较真的样子。
有人统计,这次威尼斯亚洲面孔占评委团三分之一,是历年最高。
舒淇的片子能入围,不只是运气。
从16岁拍写真被骂“脱星”,到如今站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委面前,她走了33年。
中间经历过香港电影最低谷,也熬过好莱坞的打酱油角色。
现在她反过来当导演,选的女主角是素人,开机前特训了半年游泳,就为了拍跳海那场戏一条过。
现场有个细节:首映结束,观众鼓掌7分钟,舒淇躲在最后一排偷偷擦眼泪。
被镜头抓到后,她笑着比了个“嘘”的手势,像小时候做错事怕被发现。
那一刻,年龄、奖项、票房全退后,只剩一个终于把心里话拍出来的女人。
所以别再说“49岁还能这样”是天赋。
她不过是把别人用来焦虑的时间,都拿去拍片、健身、写剧本。
下次再看到“中年危机”四个字,想想威尼斯码头那个啃披萨的女人——她连崩溃都选在了收工后。
来源:酷妹娱乐